金融号

区域金融运行报告专题③ | 金融精准扶贫取得长足进展
金融观察 2020年6月4日 15:12:27  阅读量:51244

        图片来源:微摄

        文章来源:央行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打响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2016年,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联合下发《关于金融助推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对金融精准扶贫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四年来,全国各地在推进金融精准扶贫工作中做了大量探索,在制度设计、管理机制、金融产品等方面进行了积极创新,切实解决了金融扶贫“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的问题,推动金融精准扶贫工作取得长足进展,对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贫困人口脱贫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建立完善统筹协调推进机制,推动金融精准扶贫工作有序开展
        一是构建工作协调机制。金融精准扶贫形成了人民银行牵头、银保监、证监、发改、扶贫、财政、金融机构等参与的工作联动机制,贫困地区建立了省市县党政领导负总责,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牵头,地方发改、财政、扶贫、产业等多部门配合,银、证、保等金融机构广泛参与的工作协调机制,并将金融精准扶贫列入对贫困县党政目标考核体系。
        二是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人民银行会同金融监管部门及扶贫办建立了金融扶贫信息共享机制,开发金融精准扶贫信息系统,全面反映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贷款信息。
        三是建立监测评估机制。人民银行按照精准穿透原则建立金融精准扶贫贷款专项统计制度,将统计对象分为个人贷款、产业贷款和项目贷款三个层次;建立金融精准扶贫政策效果评估机制,促进金融扶贫常态化、长效化。
        二、强化扶贫再贷款支持作用,引导低成本资金投入扶贫领域
        2016年,人民银行创设扶贫再贷款工具,专门用于支持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和贫困人口创业就业,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精心组织实施,强化扶贫再贷款对贷款投向和利率双引导作用,调动金融机构参与扶贫的积极性,引导低成本资金投入扶贫开发领域。2019年,人民银行设立专项扶贫再贷款支持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扩大对“三区三州”的信贷投放,降低“三区三州”融资成本,促进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目标。贵州探索“一次授信、循环使用”“扶贫再贷款资金+匹配自有资金”杠杆化运作等模式,提升扶贫再贷款使用效果。四川创新“扶贫再贷款+个人精准扶贫贷款/产业带动贷款”模式,实行投向、利率双引导,有效缓解金融机构运用自有资金为贫困户发放优惠利率贷款带来的利润薄或成本“倒挂”问题,切实降低金融精准扶贫贷款利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创新引入第三方金融机构合格担保品质押方式,为合格担保品不足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提供质押增信,破解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因缺乏合格担保品无法申请扶贫再贷款的掣肘瓶颈。
        三、加强三个领域精准对接,提升贫困地区金融精准扶贫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是精准创新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模式,满足建档立卡贫困户多样化金融需求。各地金融机构创新扶贫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精准对接贫困群众的金融服务需求,增加贫困地区有效金融供给。济南市创新“一户一档”和“分片域融资需求对接”模式,组织金融机构动态摸排和对接建档立卡贫困户信贷需求。四川省创新“分片包干、整村推进”和“金融精准扶贫银行-村组双向联络员”制度,逐村落实金融机构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评级、授信和放贷责任,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评级100%全覆盖。江西省银行机构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生产需要,因地制宜开发油茶贷、脐橙贷、光伏贷、乡村旅游贷等百余种信贷产品,打造“三位一体”“金融+扶贫车间”等几十种扶贫模式。
        二是精准对接产业扶贫,牵紧产业扶贫的牛鼻子。各地区结合区域发展实际,推动金融、财政等资源有效结合,促进金融扶贫与产业扶贫融合发展,带动贫困群众发展生产、脱贫致富。四川省创新“政担银企户”产业扶贫模式,通过政府分险、担保增信、财政贴息、银行让利、企业带动的形式,引导金融机构累计向3000余个产业扶贫经营主体提供信贷支持26亿元。济南市创新产业链扶贫金融模式,推广“大棚贷”“助养贷”等系列信贷产品,探索出“银行+龙头公司+基地(合作社)+贫困农户”的支持模式。贵州省创新“一县一业”贷款产品,发挥扶贫再贷款结构性引导作用,通过“杠杆化”运作模式,撬动金融机构自有资金,积极支持茶叶、食用菌等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三是精准聚焦短板弱项,培育壮大扶贫项目。各地区结合辖区实际,积极对接扶贫项目资金需求,指导金融机构为贫困地区道路交通、安全  饮水、环境整治等基础设施建设提供金融支持。发挥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机构作用,保证贫困地区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贷款需求。山西积极推动PPP专项行动,建立PPP扶贫项目调度机制,指导国家开发银行山西省分行发放PPP项目扶贫贷款36.43亿元,重点支持17个贫困县的农村公路、人居环境整治、医疗卫生、水利工程等项目。广西出台《关于加强金融支持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发展和就业创业的通知》,引导辖内金融机构加大对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龙头企业、产业园区、特色农业等开发建设的支持力度,带动搬迁点贫困户脱贫。
        截至2019年末,全国27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金融精准扶贫贷款余额36077亿元,年均增长率17.28%,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及已脱贫人口贷款余额5694亿元,年均增长率21.9%;产业精准扶贫贷款余额11918亿元,年均增长率27.39%。


金融号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金融号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用户违规操作举报电话:86-10-68060420,举报邮箱:zgjrw2010@126.com。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友情链接
72小时点击排行
一周点击排行
备案 京ICP备07028173号-1
Copyright 2002-2020 financeu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金网投(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资产控股:亚洲金控投资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