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号

从政策协同到生态优化:资本市场新格局形成,投资者信心景气度显著回升
金透社 2025年9月24日 13:48:54  阅读量:60518

中国金融网首席金融观察员 大河

2025年9月22日,金融监管部门高层齐聚发声,以高屋建瓴的战略视野、精准务实的政策导向,为金融市场未来发展擘画了清晰蓝图。这场集体发声不仅驱散了市场对政策走向的不确定性疑虑,更以权威共识为金融体系改革注入强劲信心,为资本市场拓宽了创新突破的广阔空间——从制度完善到功能升级,从风险防控到活力激发,每一项部署都紧扣高质量发展核心,既为当下市场稳定筑牢根基,更给长期价值成长点亮方向,让金融与实体协同发展的路径愈发清晰可感。

政策协同发力:构建市场稳定“四梁八柱”

2024年9月24日推出的一揽子金融支持政策,成为资本市场格局重塑的分水岭。央行通过两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注入流动性: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操作超1000亿元,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支持超500家上市公司实施总额超1200亿元的回购计划。这一政策组合拳不仅缓解了非银机构流动性压力,更通过市场化手段引导上市公司主动维护股价稳定,形成 “政策托底+市场响应” 的良性互动。

在中长期资金培育方面,《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及配套实施方案形成政策闭环。截至2025年8月底,各类中长期资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达21.4万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32%。其中,保险资金股票投资余额同比激增47.57%至3.07万亿元,社保基金、养老保险基金持仓市值突破2万亿元创历史新高。长周期考核机制的建立,使机构投资者更关注企业基本面,推动资金向优质资产集聚,如外资连续加仓宁德时代、药明康德等硬科技龙头,北向资金持股市值达2.29万亿元。

资金结构优化:从“散户市”向“机构市”转型

政策引导下,市场投资者结构发生质的变化。2024年10月单月新增开户数达684.68万户,创2015年以来新高,“9・24”新政实施一年累计新增开户2879万户。但与以往不同的是,散户入场呈现“理性化”特征:8月新开户数仅为峰值的38%,更多投资者选择通过基金间接入市。截至2025年7月,公募基金资产净值达35.08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3.5%,其中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规模净增7900亿元。

融资融券市场同步扩容,两融余额从2024年9月的1.39万亿元攀升至2.42万亿元,创历史新高,融资买入额占A股成交额比例稳定在12%。杠杆资金的行业分布与中长期资金高度契合,电子、电力设备等科技板块融资余额占比超44%,显示市场对新质生产力赛道的长期看好。今年4月市场回调期间,两融余额仅微降3%,凸显杠杆资金对市场趋势的坚定信心。

科技赋能深化:创新驱动市场生态重构

资本市场正成为科技创新的 “孵化器”。2024年重启科创板第五套标准后,3家未盈利生物医药企业成功注册,创业板第三套标准迎来首单受理。并购重组市场成为科技企业整合的重要平台,“并购六条”发布以来披露重大资产重组230单,电子、计算机等板块并购规模居前,如某半导体企业通过跨境并购获得先进制程技术,推动国产替代进程。截至2025年上半年,A股科技板块市值占比突破25%,显著高于银行、地产等传统行业总和,研发投入超8100亿元,同比增长18%。

金融科技的应用正在重塑市场运行模式。工商银行“工银智涌”大模型赋能200余个业务场景,建设银行金融大模型支持授信审批效率提升40%。上海在全球资管中心排名中首次进入前五,资管科技指标位列第三,通过AI实现跨境合规数据自动化处理,使境外客户感知更接近纽约、伦敦水平。临港新片区依托人工智能算力和国际数据直连,为资管机构提供真实应用场景,推动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

监管高压威慑:净化市场生态环境

证监会以 “零容忍” 态度打击违法违规行为,构建立体化追责体系。2024年对恒大地产开出41.75亿元史上最大罚单,同步追责审计机构3.25亿元,对越博动力案第三方配合造假行为实施连带处罚。一年来,30余家上市公司因财务造假被处罚,超百名“关键少数”被市场禁入,退市公司数量创近年新高,彻底打破“上市圈钱、退市免责”的侥幸心理。

制度建设同步推进,《期货和衍生品法》落地完善市场规则,债券通 “南向通” 扩容至四类非银机构,托管债券数量和余额较2021年分别增长26倍和102倍。上海清算所推出多币种结算服务,支持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截至2025年8月,“南向通” 债券余额达5742.1亿元,为境内机构配置全球资产提供便利。

信心回升印证:市场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政策协同效应最终体现在市场表现上。上证指数从2024年9月的2700点攀升至3800点,年化波动率从18.7%降至15.9%,未出现单月跌幅超10%的极端波动。投资者获得感显著增强,近一年783只基金业绩翻倍,某权益基金净值从亏损45%反弹至盈利8.87%,基民解套后选择定投的比例提升至35%。

市场生态的优化吸引国际资本持续流入。MSCI、富时罗素等指数多次提升A股纳入因子,外资持仓市值占A股流通市值比例从2024年的3.2%升至3.8%,宁德时代、北方华创等科技龙头获外资连续加仓。上海在全球资管中心排名中跃居第五,资管科技和底层资产指标位列第三,彰显国际投资者对中国资本市场的认可。

深度分析:政策协同如何重塑市场底层逻辑

从“政策协同”到“生态优化”的演进,本质是资本市场从“融资主导”向“投融资平衡”的转型。通过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稳定市场流动性,以长周期考核引导资金长期化,用注册制改革提升市场包容性,配合立体化监管净化生态,最终形成“政策引导—资金响应—科技赋能—监管保障”的闭环。这种系统性改革打破了过去“牛短熊长”的周期性波动,推动市场进入以高质量发展为特征的新阶段。

未来需进一步优化税收激励机制,如延长社保基金投资收益免税期限,探索“长期资金交易专场”减免手续费,同时丰富衍生品工具,为机构投资者提供精细化对冲手段。随着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完善,北交所、新三板与沪深交易所的协同效应将进一步释放,形成覆盖科技创新全生命周期的服务链条,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持久动力。

这场深刻的市场变革表明,资本市场已从经济的“晴雨表”升华为发展的“发动机”。政策协同与市场机制的深度融合,正在重塑全球资本配置格局,中国资本市场正以更加开放、包容、创新的姿态,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金融号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金融号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用户违规操作举报电话:86-10-68060420,举报邮箱:zgjrw2010@126.com。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友情链接
72小时点击排行
一周点击排行
备案 京ICP备07028173号-1
Copyright 2002-2020 financeu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金网投(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资产控股:亚洲金控投资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