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微摄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6月23日讯(记者 马常艳)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部负责人彭文生22日在中金宏观策略线上媒体见面会上表示,平衡短期(经济周期)和中期(金融周期),在经济复苏阶段尤其需要警惕信贷扩张对房地产的刺激作用。在房价已经严重偏离普通百姓负担能力的情况下,靠地产拉动需求是饮鸩止渴。信贷大幅扩张可能延长金融周期调整的时间,促进中长期经济可持续增长需要财政发挥更大作用。
彭文生指出,今年一季度中国的宏观杠杆率快速上升,非金融企业和家庭部门的负债对GDP的比例增加10个百分点以上。过度依赖信贷扩张,金融风险也可能增加。近来资金“跑冒滴漏”现象明显增多,同业规模和债市杠杆上升,实体融资冷热不均,部分企业低息借款后购买结构性存款套利而非用于实际生产。银行的非信贷与信贷类资产增速之差快速上行,企业结构性存款余额增速同样快速上升。近期监管机构开始针对这些行为采取监管措施。
同时,信贷大幅扩张也增加了房地产泡沫风险。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的调研数据显示,2020年一季度平均住房购买意愿与去年四季度持平,但从购房者结构看,租房和有房贷家庭的购房需求下降,无房贷和多套房家庭的需求上升。彭文生认为,这说明“炒房”意愿有所回升。疫情期间深圳等城市的房价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上涨,背后可能和信贷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彭文生谈到,历史经验表明,信贷快速扩张推升房价,导致宏观杠杆率上升,使得金融周期的调整被延后。比如2013年信用收缩后,中国的金融周期一度出现拐点迹象,但2015年信贷再次扩张,使得金融周期重新上升,推迟了其调整的时间,直至201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后加强金融监管。以2017年为拐点,中国的金融周期进入下行调整阶段,宏观杠杆率有所下降,房地产市场降温,金融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化解。
“这一次信贷大幅扩张有可能把金融周期的调整又一次往后延长。”彭文生强调,疫情后经济复苏需求赶不上供给,但我们一定要坚持“房住不炒”,靠房地产拉动需求是饮鸩止渴,靠负债支持需求也不可持续。
对于未来经济走势,彭文生认为,在疫情不出现大面积反弹的基准假设下,下半年全球经济渐进复苏,中国快于欧美。他预计,GDP增速从Q1同比-6.8%上升至Q4的6%附近,因为低基数明年将进一步上升,对应如此大幅度的增长反弹,通胀将维持在低位。
彭文生分析称,背后的原因是供给复苏快于需求,而典型的经济周期上行一般由需求引领。疫情的冲击与随后的复苏均与隔离带来的物理限制有关。隔离放松,复工复产增加供给,但在疫情没有消失之前,民众仍存恐惧心理,抑制可选消费需求。同时,疫情期间累积的债务负担促使个人和企业积极复工复产增加收入,并控制消费和投资以修复资产负债表。
供给复苏快于需求导致储蓄过剩,带来自然利率下行压力。彭文生认为,政策应对有两类,一是货币放松,引导市场利率下行并趋向经济供求平衡要求的自然利率,另一是财政扩张直接增加需求,其效果是提升自然利率。中国应对疫情的财政扩张大部分在下半年落地,对未来几个月的市场利率有支撑作用,但是否足够抵消经济自主的储蓄过剩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