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号

半导体行业高景气持续演绎 华润微拟定增50亿加码主业
投资者网 2020年10月28日 13:39:22  阅读量:27422

华润微一天内发布21条公告,业绩大涨、定增扩产、高管离职……面对眼花缭乱的信息,市场以股价跌去12%作为回应。

《投资者网》谢莹洁

核心技术人员离职会造成怎样的后果?华润微电子有限公司(下称“华润微”,688396.SH)给出的回答是:不影响公司核心技术的完整性。

继8月末时任常务副董事长陈南翔离职后,10月20日,公司连发21条公告,其中3条人事变动,涉及两位核心员工离职,分别为华润华晶功率半导体研发中心副总经理邓小社和证券事务代表卢书锦。

为了挽回投资者的信心,华润微同日带来三季报大捷的喜讯。报告期内,公司营收同比增长22%至18.3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70%至2.8亿元。

华润微还披露了拟募资50亿元的定增公告,其中有12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然而就在今年2月,公司刚刚IPO募资42.36亿元,账面资金丰厚。《投资者网》就相关问题联系到公司方面,并得到一些答复。

接二连三 核心员工流失

半导体龙头华润微“最近有点烦”,无论公司如何解释,市场对于其核心技术人员离职仍有着诸多猜测。

今年8月底,时任常务副董事长陈南翔离职。其于2002年加入公司,从2017年开始连续3年被列入公司核心技术人员。公告中并未提及签有竞业限制。很快,在9月1日,另一家半导体企业紫光集团就宣布任命陈南翔为联席总裁。

“陈南翔博士到紫光集团是分管存储业务,而微电子是属于功率器件,不存在竞争关系。”华润微告诉《投资者网》:“陈南翔离职不影响公司核心技术的完整性,其从事公司日常经营管理工作,不涉及公司核心技术研发的具体工作,并且其参与研发的在审专利7项,均不属于核心技术。”

10月20日,核心技术人员邓小社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职务时,华润微与其签署了“未来两年内,不得以任何方式进行与公司相竞争的业务”等一系列竞业限制协议。

公告显示,邓小社于1996年加入公司,参与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产品设计及工艺技术研发项目,参与研发的在审专利39项、已授权专利59项。邓小社离职后工作由下属芮强接替,芮并不在核心技术人员名单中。

“不影响公司核心技术的完整性。”华润微又一次强调,“邓小社并非这些专利的单一发明人,离职不会引发职务发明纠纷。”

有市场人士认为,上述高管在公司战略方面有不同见解,如陈南翔认为部分产品应该代工,而华润微是典型的IDM模式。如今华润微已成功上市,核心技术人员自然功成身退。

所谓IDM模式,即包揽了半导体产品的设计、制造、封装测试以及投向消费市场所有环节的模式,半导体行业由于技术含量高、投资大,大部分企业只专注某个细分环节,华润微是国内唯一一家IDM模式的半导体企业。

此外,也有投资者分析,公司的人才管理机制有待完善。

“从企业角度来说,管理方面的不足是造成核心员工流失的重要原因。虽然现在有不少企业会签订竞业禁止协议,但这并不是‘治本’的办法。”北京海川视野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敬普表示。

“当前市场景气度较高的情况下,人才流动属于正常现象。目前公司正积极开展各类研发激励方式留住人才、吸引人才加入,现今正在积极推进内部员工股权激励方案,按照要求正履行必备的审批程序。”《投资者网》从华润微方面获悉。

股价闪崩 再抛融资计划

舆论上的波涛汹涌并未束缚公司融资步伐,相反,华润微的“胃口”更大了。

10月20日,华润微公布定增预案,拟募资预计不超过50亿元,发行不超过1.35亿股。以此计算,每股价格不低于37元/股。

增发价格约定不低于发行期首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的80%,若以10月的月均价(Wind数据统计)53.8元/股计算,交易定价则为43元/股,明显“不达标”。

“发行股数以不超过发行前总股本的10%、20%或30%等进行,最终增发数以实际为准。”华润微对此回应称。

尽管如此,37元/股的心理预期显然在向市场施压。10月20日,华润微突然闪崩,股价跌去12.4%。当日主力资金净卖出615.8万股该股,净流出额3.16亿元;10月21日净流出额1.9亿元。

截至10月26日,该股报收49元/股,市值596亿元,相比闪崩前的705亿元市值蒸发逾百亿。

此次定增募资的50亿元中,将有38亿元投入建设功率半导体封测基地项目。

华润微在江苏、广东、重庆等地拥有多条半导体封装测试生产线。其计划将上述封测基地建在重庆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区,项目总占地约100亩,预计建设期为3年。

“伴随定增项目建成后,公司在封装测试环节可与芯片设计、晶圆制造等环节形成更好的产品与工艺匹配,完善并增强公司 IDM 全产业链一体化的硬实力。”华润微对《投资者网》表示。

另外的12亿元将补充流动资金。从华润微披露的现金流情况来看,公司并不缺钱补流。截至三季度末,公司有货币资金67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4亿元,短期借款仅100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2月公司在科创板上市时,已募资共计42.36亿元(含超募资金),分别投入到8英寸高端传感器和功率半导体建设项目、前瞻性技术和产品升级研发项目、产业并购及整合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截至今年上半年末,上述四大项目投入进度分别为17.2%、0%、42.32%、26.66%,IPO募投项目总进度为18.16%。

“IPO募投资金是有固定投项的,是受监管的;而此次增发项目,是由于公司功率器件的封装大部分产能依靠外包,市场景气度高时无法保障产能充足供应,因此决定扩大自主封测产能。”华润微对此回应称。

需求景气 能否弯道超车

在华润微看来,再融资的根本原因是“新基建及国产替代的持续推动下,国内半导体企业迎来发展加速期;公司作为龙头企业,业绩有望持续提升。”

受益于MOSFET(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的高景气度,2020年第三季度,公司营收达到18.26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2.56亿,双双创单季度新高。

因手机快充、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快速发展,MOSFET正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华安证券表示,由于疫情对海外的MOSFET产能与物流的诸多影响,市场为本土厂商提供了更多的空间;而缘于MOSFET 产品主要基于 8 英寸的半导体功率器件工艺平台进行,国内仅华虹、华润微、中芯国际等少数公司拥有成熟的代工能力。预计市场需求景气和价格整体上行趋势将会维持较长时间。

国盛证券指出,作为全球最大的功率半导体消费国,未来中国功率半导体将保持较高速增长,2021年市场需求规模有望达159亿美元,年化增速达4.8%。

而与国际巨头相比,华润微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华润微在定增预案中表示:“目前公司在部分高端市场的研发实力、工艺积累、产品设计与制造能力及品牌知名度等各方面与英飞凌、安森美等国际领先厂商相比存在技术差距,导致公司诸多方面处于追赶地位。”

据国际咨询机构IHSMarkit的统计,华润微2018年在中国MOSFET市场中排名第三,份额占比8.7%,是本土最大的MOSFET厂商,但与英飞凌和安森美两家国际企业仍有不小的差距,华润微营收是后两者的30%及50%左右。

华润微欲通过定增来实现弯道超车,但未来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

在财报及预案中,华润微多次提示风险称:“半导体行业技术强、投入高、风险大,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且具有较强的周期性特征,一旦投入无法保证,则难以确保公司保持市场竞争力;公司部分设备、原材料依赖境外进口,部分产品出口境外,全球贸易摩擦也会导致公司经营遭受不利影响;规模扩张与核心技术人员流失将带来的管理风险。”(思维财经出品)■


金融号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金融号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用户违规操作举报电话:86-10-68060420,举报邮箱:zgjrw2010@126.com。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友情链接
72小时点击排行
一周点击排行
备案 京ICP备07028173号-1
Copyright 2002-2020 financeu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金网投(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资产控股:亚洲金控投资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