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号

金融业转型不应扩大“数字鸿沟”
金融街观察 2022年2月11日 11:44:44  阅读量:31466

  金融领域“数字鸿沟”现象正日益凸显。伴随金融产品加快数字化转型,数字化金融服务全面渗透到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不同群体在金融服务可获得性上形成差距,金融方面的“数字鸿沟”由此产生,并一度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

  有学者研究表明,现代科技的服务对象主要为青年群体,其绝大多数产品的设计对于老年人而言并不适用,一些围绕老年人群体设计的手机款式也乏善可陈。老年信息科技产品和服务的安全性能不足,适老特征不够明显,质量水平不高。

  手拿纸质存折或存单的老年人面对银行的新型取款机一脸茫然,拿着身份证的老人却被告知柜台取款还需要人脸识别,在家使用智能手机找不到金融服务的相关功能……诸多问题困扰老年群体,对银行服务进行适老化改造的呼声持续不断,并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

  银保监会办公厅去年发布《关于银行保险机构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通知》要求,各银行保险机构要保留和改进人工服务,保留仍在使用中的纸质存折、存单等老年人熟悉的服务方式,不得强迫老年人使用银行卡。银保监会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在第九项“大力推进个人金融服务数字化转型”中更是明确提出,对老年、残障、少数民族等客户群体,加强大字版、语音版、民族语言版、简洁版等应用软件功能建设,增强对无网点地区及无法到达网点客群的服务覆盖,提高金融产品和服务可获得性,推动解决“数字鸿沟”问题。

  在推动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的同时,不能让“数字鸿沟”越来越大,更不能以牺牲部分群体的金融服务为代价。监管部门除了对金融机构加强监督管理,推动金融机构服务转型之外,可以推出相关细化考评办法。可喜的是,有的地方银保监局已将适老化金融服务工作落实情况纳入年度考核评价体系。加大正向激励,激发各级分支机构及员工做好适老化金融服务工作的积极性值得尝试,相关办法可考虑进一步完善后在更大范围内推广。

  要正确看待金融业加快数字化转型与化解“数字鸿沟”的关系,二者并非对立的关系。要更多发挥数字科技的正向作用,将金融业数字化转型作为弥补“数字鸿沟”的契机,充分利用金融数字技术,大力发展适应老年人以及各类群体的金融科技,推动金融机构为老百姓提供更有科技含量、更有温度的金融服务。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网)

金融号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金融号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用户违规操作举报电话:86-10-68060420,举报邮箱:zgjrw2010@126.com。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友情链接
72小时点击排行
一周点击排行
备案 京ICP备07028173号-1
Copyright 2002-2020 financeu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金网投(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资产控股:亚洲金控投资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