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网首席金融评论员 金波
浙江网商银行近日因多项违法违规行为,被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浙江监管局处以735万元的罚款。这一处罚反映出监管部门对银行业的监管力度不断增强,也揭示了网商银行在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根据行政处罚信息,网商银行的违规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未及时披露重大变更事项:网商银行未能及时向监管部门报备公司治理中的重大变更,影响了透明度和合规性。
重大关联交易未经审查:2015年及2018年,网商银行与中和农信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及浙江大搜车融资租赁有限公司的非授信类业务未经过适当的审查和审批。尽管这些业务已于2019年和2020年终止,但其违规持续时间长达数年,影响了银行的风险管理。
迟报涉刑案件信息:在2020至2022年期间,网商银行遭遇四起贷款诈骗案,却未能及时向监管机构报告。这一行为不仅影响了监管的有效性,也反映出其在内部风险控制上的不足。
贷款管理不审慎:有五名借款人将从网商银行获得的经营性贷款用于购买基金和股票,显示出该行在个人贷款管理上的不严谨。
违规提高存款利率:网商银行一款存款产品违反计息规则,超额支付近11万元的利息,损害了存款人的利益。
会计科目使用不当:网商银行在代销理财产品时,将其错误地纳入支付结算业务进行管理,这影响了财务报告的准确性。
自2023年以来,监管机构已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出超过1700张罚单,涵盖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和民营银行等。2023年,监管机构对1117家银行进行了处罚,其中10家银行的罚款超过1000万元,6家则超过2000万元。2024年上半年,629家银行受到处罚,显示出监管政策的严厉与全面。
网商银行此次735万元的罚款在众多银行的罚单中虽属常规,但其涉及的违规行为既有普遍性问题,也有细节上的管理失误。这一现象说明,监管部门对银行的规范经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网商银行自2015年开业以来,凭借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迅速发展,成为头部民营银行之一。截至2023年末,网商银行的资产规模达4521.30亿元,排名行业第二。然而,自2023年第三季度以来,该行资产总额连续下降,反映出其在市场竞争中的压力加大。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小微信贷行业不良风险的上升,网商银行的资产质量也出现了恶化。截至2023年底,其不良贷款率达到2.28%,在已披露年报的18家民营银行中位列首位。这表明其在信贷管理上面临的挑战日益严峻。
同时,网商银行的股东杭州禾博士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被列为被执行人,其持有的4000万股权被冻结,进一步加剧了外界对其财务健康状况的担忧。
在监管日益严格的背景下,网商银行的偷笑时光已被彻底打破。此次735万元的罚款不仅是对其违规行为的惩罚,更是对其未来发展方向的警示。面对合规管理的巨大压力,网商银行需要认真反思,及时整改,以提升自身的合规管理水平,保障银行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