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网 | 大河
在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央行于2024年11月逆市增持黄金储备,标志着其在资产配置上的新动向。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数据显示,截至11月末,中国的黄金储备已达到7296万盎司,相较于10月末增加了16万盎司。这一举措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和讨论,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央行在黄金价格回调期间做出这样的决策?
2024年11月,国际黄金市场经历了剧烈的波动。在11月初,黄金价格一度触及2790.07美元/盎司的历史高位,随后因多重因素的影响,价格迅速回落。特别是美国大选结果的出炉,增强了市场对美元的信心,导致美元走强以及金价的下跌。到11月14日,国际现货黄金价格最低下探至2536.66美元/盎司,显示出超过9%的显著回调,而同期上海黄金交易所的金价亦出现了10%的下滑。
尽管如此,值得注意的是,黄金的投资需求在全球范围内依然保持增长。世界黄金协会的报告指出,2024年第三季度全球黄金投资需求同比增长了132%,这表明在动荡的市场环境中,投资者对黄金作为安全资产的偏好未减。
央行选择在黄金价格回调时增持黄金储备,反映出其在资产配置上的长期战略考量。央行的黄金储备配置并非短期行为,而是基于对未来经济形势和市场波动的长期判断。随着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加剧,包括地缘政治风险的上升、美国债务风险的加大以及美元信用的下滑,各国央行面临着多元化资产配置的压力。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黄金生产国,在此背景下,显然需要通过增持黄金来增强其储备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近期出台的多项政策有效提振了资本市场信心,吸引了外资流入,从而提升了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指出,市场信心的改善为外汇储备的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撑,这无疑为央行在黄金市场的操作提供了更为有利的环境。
央行的购金行为不仅是对当前市场状况的应对,更是对未来市场变化的前瞻布局。尽管11月的黄金价格经历了较大幅度的下滑,但这种短期波动并未改变黄金作为避险资产的基本属性。周茂华分析认为,未来各国央行在资产配置时,仍将面临长期考量,这意味着黄金的吸引力可能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持续存在。
此外,地缘政治风险和全球货币政策的变化仍将是影响贵金属市场的重要因素。中银期货研究部的分析指出,当前国际形势的不确定性,以及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将继续影响投资者对黄金的需求。因此,央行在此时逆市增持黄金,实际上是在为未来可能的市场波动做好准备。
央行在黄金市场的逆市购入行为,体现了其在动态变化的经济环境中,基于长期战略的审慎决策。通过适度增持黄金,央行不仅在寻求对外汇储备的稳定,也在为未来可能面临的市场风险储备力量。在全球经济形势依旧复杂的当下,央行的这一举措无疑为其资产配置增添了新的保障,同时也为全球投资者提供了重要的市场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