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杂志首席金融观察员 汗青 中国金融网版权图片
在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与变革中,一项创新业务的推出,正悄然改写着在岸人民币债券与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发展格局,让这两个市场被双双激活,焕发出新的活力。
2 月 10 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面向债券通 “北向通” 境外机构投资者,正式推出债券通项下离岸债券回购交易服务。这一举措犹如一颗投入金融湖面的石子,激起千层浪。业务落地首日,便备受市场关注,做市商积极响应,多笔交易迅速达成。
此前,由于融资渠道的限制,境外投资者在筹集人民币资金时面临诸多不便。若要投向人民币计价的境外金融产品,往往需要抛售债券通项下人民币债券,这一过程不仅增加了交易成本,还打乱了原本的债券投资策略。据一位外资银行人士透露,在业务落地前,这种操作对境外投资者的资金调配和投资收益影响显著。而债券通 “北向通” 离岸债券回购业务落地后,境外投资者只需将持有的 “北向通” 持仓债券作为抵押品,就能轻松换取人民币流动性。这一改变意义重大,直接降低了境外投资者的融资成本,进而提高了投资收益。人民币债券的投资价值也随之大幅增强,吸引了更多境外投资者的目光。
从市场规模数据来看,截至去年末,共有 1156 家境外机构主体进入境内银行间债券市场,持有债券 4.16 万亿元。中央结算公司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债券通项下的债券托管量达到 6903.62 亿元人民币。境外投资者配置在岸债券的规模不断扩大,对利用在岸债券进行融资等操作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债券通 “北向通” 离岸债券回购业务的推出,正是顺应了这一趋势,为境外投资者提供了新的资金融通渠道,有效盘活了境外投资者的在岸债券持仓。
随着离岸债券回购业务的落地,人民币资产在离岸市场的应用场景得到了进一步拓宽。在融资途径上,境外投资者可将持有的在岸人民币债券作为抵押品进行回购融资,获取人民币资金用于投资、贸易融资等其他商业用途。在交易抵押品方面,人民币债券可作为香港场外结算公司衍生品交易等的履约抵押品,大大节约了现金占用,提升了资本效率。从市场活力角度看,这一业务吸引了更多国际投资者参与,促进了人民币资金在离岸市场的流动,推动了相关金融创新,催生出更多与人民币资产相关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业内人士普遍预计,随着更多境外机构参与离岸债券回购业务,未来业务规模和交易量将稳步增长。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执行总监于丽峰表示,随着交易机制的不断完善和市场认知度的持续提升,离岸债券回购业务将成为境外机构对人民币资产进行流动性管理的重要工具之一。人民币债券价值稳定、与国际市场波动关联度低等优势,以及香港作为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提供的良好市场环境,都将进一步推动业务规模和交易量不断扩大。
债券通 “北向通” 离岸债券回购业务的落地,对内地和香港金融市场进一步深化合作也具有深远意义。它连通了在岸与离岸人民币市场,推动了两地相关业务基础设施与市场规则的对接,吸引更多境外机构通过香港参与境内债券市场,巩固和提升了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和影响力。
债券通 “北向通” 离岸债券回购业务的推出,成功激活了在岸人民币债券与离岸人民币市场。在未来,随着这一业务的持续发展和完善,它将在促进人民币国际化、推动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等方面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为我国金融市场的繁荣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