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号

中国人民银行两会后释放出的重磅信号
中国金融网 2025年3月14日 10:09:03  阅读量:63158

中国金融网首席金融观察员 大河  中国金融网版权图片

2025 年全国两会闭幕后,中国人民银行于3月13日迅速召开党委扩大会议,释放出一系列指向明确的政策信号。这场会议不仅明确了 “十四五” 收官之年的金融工作方向,更透露出中国在全球经济变局中重构货币政策框架、防范系统性风险、推动金融改革开放的深层逻辑。

货币政策:从 “精准滴灌” 到 “总量宽松” 的转变

央行首次提出 “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将其置于五大任务之首。这一表述较 2024 年的 “灵活适度” 更具扩张意味,反映出对经济下行压力的清醒判断。数据显示,2024 年中国 GDP 增速放缓至 5%,社融增量同比下降 12%,企业中长期贷款需求不足。在这种背景下,央行计划通过降准降息、公开市场操作等工具,使 M2 增速保持在 10% 左右,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突破 35 万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货币政策框架正从 “结构性工具为主” 转向 “总量与结构并重”。央行拟创设新的结构性工具支持科技创新,这与 “深改 19 条” 中 “建立科技金融专项评价体系” 形成呼应。这种 “宽货币 + 强结构” 的组合,既为经济复苏提供流动性支持,又引导资金流向关键领域,避免 “大水漫灌”。

风险防范:从 “被动应对” 到 “主动防御” 的升级

会议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提升至 “维护国家金融安全” 的战略高度,提出 “探索拓展宏观审慎和金融稳定功能”。针对当前突出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央行明确将 “支持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化解” 作为重点,这与财政部 “35 号文” 形成政策协同。数据显示,2024 年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规模超 40 万亿元,部分省份债务率突破 120%。

在房地产领域,央行提出 “健全房地产金融制度”,这意味着将强化 “人地钱” 联动机制,试点房地产贷款集中度动态调整。这种 “稳杠杆 + 促转型” 的策略,旨在避免重蹈 2021 年房企流动性危机覆辙,同时推动行业向 “保交楼、优供给” 转型。

金融改革:从 “渐进式开放” 到 “制度型开放” 的突破

会议明确 “有序推进金融服务业和金融市场制度型开放”,这标志着中国金融开放进入新阶段。具体举措包括:

人民币国际化:2024 年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覆盖 107 个国家,2025 年将扩大至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推动大宗商品人民币结算。

资本市场开放:取消 QFII 额度限制,扩大沪港通、深港通标的范围,吸引外资配置人民币资产。

金融法治建设:修订《中国人民银行法》,明确央行在金融控股公司监管中的核心地位。

这种制度型开放的背后,是中国在全球金融治理中的角色转变。当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全球资本流动加剧时,中国正通过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强化监管协调,构建 “双循环” 新发展格局下的金融安全网。

服务实体经济:从 “传统赛道” 到 “新质生产力” 的聚焦

央行将 “支持科技创新领域投融资” 列为重点任务,这与两会强调的 “发展新质生产力” 高度契合。数据显示,2024 年中国研发投入强度达 2.55%,但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缺口仍超 3 万亿元。为解决这一矛盾,央行计划:

创设科技金融专项工具:对符合条件的科技企业贷款给予 1.5% 贴息;推广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 模式:将专利质押融资规模提升至历史水平;建立科技企业信用评价体系:降低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门槛。这种 “政策引导 + 市场运作” 的模式,有望破解科技企业 “融资难、融资贵” 困境,推动 AI、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实现突破。

从严治党:从 “整改落实” 到 “长效机制” 的深化

会议强调 “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将中央巡视整改与金融反腐相结合。2024 年金融系统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同比增长 28%,涉及信贷审批、债券发行等关键环节。央行计划:

建立 “腐险同治” 机制:将廉政风险排查嵌入信贷审批流程;强化审计监督:对 30 家金融机构开展 “穿透式” 审计;推行 “阳光政务”:公开货币政策决策依据和操作细节。这种 “严监管 + 强问责” 的态势,旨在重塑金融行业生态,为深化改革提供政治保障。

在变局中锚定金融发展新坐标

央行释放的政策信号,本质是中国在全球经济格局重构中的主动选择。当美联储陷入 “高利率 - 低增长” 困境、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加剧时,中国正通过 “货币政策灵活适度、金融改革蹄疾步稳、风险防控未雨绸缪” 的组合策略,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这场金融领域的深层变革,不仅关乎短期稳增长目标,更将重塑中国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话语权,为 “十四五” 收官和 “十五五” 开局奠定坚实基础。


相关机构: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友情链接
72小时点击排行
一周点击排行
备案 京ICP备07028173号-1
Copyright 2002-2020 financeu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金网投(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资产控股:亚洲金控投资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