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号

全球央行集体进入 “谨慎模式”
中国金融网 2025年3月18日 08:48:09  阅读量:61411

 

纽约君

2025 年 3 月第三周,全球金融市场迎来 “超级央行周”,美联储、日本央行、英国央行等 10 余家央行密集公布利率决议。在特朗普关税政策持续发酵、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这场政策盛宴被赋予特殊意义 —— 央行们既要应对通胀黏性与经济下行的双重压力,又需在政策独立性与国际协调间寻找平衡。数据显示,全球主要央行政策利率已累计上调 350 个基点,而市场对 2025 年降息预期却高达 150 个基点,这种 “紧缩与宽松” 的博弈正深刻重塑金融格局。

美联储:在数据迷雾中寻找政策锚点

作为全球央行的 “锚”,美联储将于北京时间 3 月 20 日凌晨公布利率决议。市场普遍预计,美联储将维持联邦基金利率在 4.25%-4.5% 区间不变,政策重心转向 “前瞻性指引”。但这份按兵不动的决议背后,隐藏着复杂的经济矛盾:

通胀韧性与增长放缓的冲突:美国 1 月核心 PCE 同比 3.4%,仍高于 2% 目标,但 GDP 增速从 2024 年的 2.8% 降至 2025 年 Q1 的 1.2%。中金公司预测,美联储可能上修 2025 年核心 PCE 至 3.2%,同时下修 GDP 增速预期至 1.8%。

债务上限与缩表进程的羁绊:1 月会议纪要显示,美联储正讨论暂停或放缓缩表以应对债务上限僵局。目前,美国财政部 TGA 账户资金已降至 3000 亿美元,若 6 月前未达成协议,或导致市场流动性骤降 1.2 万亿美元。

市场预期与政策现实的撕裂:芝商所数据显示,市场定价美联储 6 月降息概率达 72%,但美联储官员点阵图仍暗示年内仅降息两次。这种分歧可能导致美元指数短期承压,但若鲍威尔释放鸽派信号,或引发美股波动率(VIX)突破 25 的关键阈值。

日本央行:在升值压力中权衡加息节奏

作为全球货币政策 “异类”,日本央行面临独特挑战。尽管 1 月刚刚加息 25 个基点至 0.5%,但市场对其进一步加息的预期却持续升温:

通胀粘性与政策空间的矛盾:日本 2 月核心 CPI 同比 2.9%,剔除能源后达 3.5%,创 30 年新高。但进口价格指数同比下降 12%,日元升值削弱出口竞争力,丰田等车企已将全年利润预期下调 15%。

国际协调与国内稳定的平衡:日本央行试图通过 “渐进加息” 缓解日元升值压力,但特朗普关税政策可能迫使日元被动升值。若 5 月工资谈判加薪超 5%,或加速央行加息节奏,但这将加剧中小企业经营困境 —— 日本商工会议所数据显示,35% 的中小企业难以承受利率突破 1%。

市场博弈与政策信号的错位:隔夜指数掉期显示,交易员押注日本央行 5 月加息概率达 28%,但央行前官员 Kazuo Momma 暗示可能推迟至年中。这种不确定性导致日元汇率在 147-152 区间剧烈震荡,东京外汇市场日均成交量突破 6000 亿美元。

其他央行:在分化中寻求政策公约数

面对美联储政策转向与地缘政治风险,其他央行呈现明显分化:

英国央行:1 月 GDP 环比下降 0.1%,但服务业 PMI 回升至 53.2。市场预计其将维持利率在 5.25%,但可能释放 “年内降息两次” 的鸽派信号。

瑞士央行:通胀回落至 2.1%,但瑞郎升值压力迫使央行可能降息 25 个基点至 1.5%,以维持出口竞争力。

新兴市场央行:墨西哥央行或降息 50 基点至 8.5%,而巴西央行可能加息 25 基点至 13.75%,政策分化加剧资本流动波动性。

全球影响:政策博弈下的资产定价重构

债券市场:若美联储放缓缩表,10 年期美债收益率或下探 3.5%,但欧洲央行 8000 亿欧元 “重新武装” 计划可能推高欧债收益率至 3.8%,导致跨资产套利空间收窄。

外汇市场:美元指数若跌破 102,或引发新兴市场货币集体升值,但日元升值可能加速资本回流日本,导致全球权益市场流动性承压。

权益市场:AI 算力革命(如英伟达 GB300 芯片发布)与消费刺激政策(如中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或成为结构性亮点,但地缘风险溢价可能使 MSCI 全球指数波动率维持在 20 以上。

未来展望: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性

这场超级央行周释放的信号,预示着全球货币政策正进入 “后加息时代” 的关键转折期:

政策框架重构:美联储可能将 “平均通胀目标制” 调整为 “灵活通胀目标制”,允许通胀短期突破目标。

工具创新加速:各国央行或扩大结构性工具使用,如美联储创设消费专项再贷款、日本央行扩大 ETF 购买范围。

政策协调深化:G7 央行可能建立汇率联合干预机制,应对关税政策引发的货币竞争性贬值。

在变革中把握周期脉搏

当全球央行集体进入 “谨慎模式”,政策博弈的本质已从 “对抗通胀” 转向 “管理衰退预期”。这场超级周不仅是利率决议的集合,更是对全球经济治理能力的考验。在美联储的鸽派倾向、日本央行的鹰派纠结、英国央行的观望态度背后,是各国在债务高企、增长乏力、地缘冲突中的艰难抉择。对于投资者而言,理解央行政策的 “时滞效应” 与 “预期引导”,或许比追逐短期利率变动更为关键 —— 毕竟,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确定性本身就是稀缺资源。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友情链接
72小时点击排行
一周点击排行
备案 京ICP备07028173号-1
Copyright 2002-2020 financeu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金网投(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资产控股:亚洲金控投资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