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号

科技企业并购贷款成为近期银行贷款亮点
中国金融网 2025年3月18日 09:44:24  阅读量:60288

中国金融网首席金融观察员 金科  中国金融网版权图片

2025 年 3 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启动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政策,针对 "控股型" 并购将贷款占比上限从 60% 提升至 80%,贷款期限从 7 年延长至 10 年。这一政策调整直击科技企业融资痛点,通过降低并购资金门槛、延长还款周期,为技术密集型企业的产业链整合与技术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北京、上海、广州等 18 个科技资源密集城市率先开展试点,覆盖 3 大国际科创中心与 3 大区域科创中心,标志着科技金融进入精准滴灌新阶段。

市场响应:银行机构抢滩布局科技并购赛道

政策落地后,商业银行迅速行动,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兴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纷纷推出首单试点业务。数据显示,截至 3 月中旬,已有超过 10 家银行完成科技企业并购贷款投放,单笔授信金额最高达 1.9 亿元,贷款占比普遍接近或达到政策上限。例如,建设银行苏州分行向某科创板上市企业发放 1.9 亿元并购贷款,占交易金额 80%;兴业银行成都分行则为某民营科技企业提供期限长达 10 年的并购融资支持。值得注意的是,获批企业多为 "专精特新" 小巨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等创新主体,涉及半导体、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战略新兴领域。

产业影响:激活科技并购生态与新质生产力

政策红利显著激发了科技企业的并购活力。中国金融网专家指出,10 年期贷款与 80% 融资比例的组合,既缓解了科技企业 "短贷长投" 的结构性矛盾,又为技术整合提供了充足时间窗口。中国银行研究院杜阳进一步分析,高比例融资可使企业以更少自有资金完成并购,加速技术互补与产业链协同。2025 年以来,A 股科技领域并购公告数量同比增长 35%,其中半导体行业并购金额占比达 28%,显示出政策对产业整合的直接拉动效应。

金融创新:银行风控体系面临升级挑战

政策放宽的同时,也对银行风控能力提出更高要求。目前已落地业务中,78% 的项目贷款占比超过 70%,凸显风险敞口扩大趋势。对此,金融机构正从三方面优化风控体系:一是构建 "技术流 + 财务流" 双维度评估模型,引入专利价值、研发投入等创新指标;二是建立全周期贷后管理机制,对并购整合期进行动态监测;三是探索 "并购贷款 + 股权融资" 组合模式,如中信银行通过 "股权 + 债权" 联动为拟上市企业提供综合服务。

未来展望:构建科技金融服务新生态

随着试点深入,科技企业并购贷款有望形成 "政策引导 - 金融创新 - 产业升级" 的良性循环。预计 2025 年科技并购贷款规模将突破 500 亿元,重点支持方向包括: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供应链垂直整合、生物医药行业的技术平台并购、新能源领域的产能扩张等。与此同时,金融机构需进一步加强科技金融专营能力建设,培养复合型人才队伍,完善风险补偿机制,为科技企业提供覆盖 "研发 - 生产 - 并购 - 上市" 全生命周期的金融解决方案。

这场金融与科技的深度融合,不仅为科技企业跨越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更标志着我国金融体系正从传统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随着政策效应持续释放,科技企业并购贷款或将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友情链接
72小时点击排行
一周点击排行
备案 京ICP备07028173号-1
Copyright 2002-2020 financeu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金网投(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资产控股:亚洲金控投资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