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号

银行业迎来历史性的 “科技战”
金透社 2025年4月3日 10:41:55  阅读量:45199

金透财经 | 董建

在数字经济的汹涌浪潮下,银行业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一场关乎未来生存与发展的历史性 “科技战” 已然打响。从近期14家上市银行披露的 2024 年年报来看,无论是科技投入、人才布局,还是架构调整,都鲜明地展现出银行业在这场科技大战中的战略考量与积极行动。

科技投入:从高速扩张到精准聚焦

在这场 “科技战” 中,科技投入是银行打响的第一枪。过往,银行业在数智化转型的推动下,持续加大科技投入。然而,2024 年成为一个重要的转折点。除浙商银行外,13 家上市银行 2024 年科技投入合计约 1829.62 亿元,较 2023 年仅增长 0.19%,近乎持平。这一数据表明,银行业科技投入告别了高速增长阶段,转而进入精细化配置阶段。

国有大行作为科技投入的主力军,2024 年共投入 1254.59 亿元,同比增长 2.1%。其中,农业银行以 249.7 亿元反超建设银行,邮储银行以 122.96 亿元超过交通银行。与此同时,部分银行科技投入出现下滑,建设银行减少 2.36%,招商银行减少 5.49%,平安银行降幅更是高达 20.07%。但值得注意的是,科技投入占营收的比重更能反映银行对科技的重视程度。11 家银行科技投入占比超 3.5%,交通银行占比 5.41%,中信银行占比 5.12%,光大银行凭借 13.04% 的投入增长,占比提升至 4.85%。这说明,尽管整体投入增速放缓,但银行在资源配置上更加注重向科技领域倾斜,力求以更合理的投入获取更高的科技回报。

科技人才:打造数智化转型的核心战队

科技人才是这场 “科技战” 的关键力量。在生成式 AI 迅猛发展的背景下,银行对科技人才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除平安银行外,其余 12 家银行科技人员占总员工的比重全部上升。兴业银行科技人员占比达 13.51%,交通银行占比 9.44%,较 2023 年增加 1.13 个百分点,招商银行占比 9.3%。

为了推动业技融合,银行采取了一系列举措。邮储银行打造复合人才队伍,构建进阶式员工绩效评估体系,落地 “锐・光・星” 人才培训体系,锤炼技术侧产品经理团队。兴业银行完善科技专业人才培养及认证体系,引入人工智能等领域高层次人才,推进专项认证工作,提升全员科技素养。交通银行的 “金融科技人才万人计划” 也即将完成。这些行动表明,银行通过培养复合型人才和改革团队机制,让科技力量深入业务前端,为 “科技战” 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

科技架构:重塑数智化转型的作战蓝图

科技架构的调整是银行在 “科技战” 中的重要战略布局。2024 年,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 8 家银行对科技架构进行了优化。一方面,多家银行在高管层设立数字金融委员会,如工商银行高级管理层成立数字金融委员会,交通银行将原金融科技与产品创新委员会、数据治理委员会整合为数字金融委员会,以此增强对全行数字金融与科技创新项目的统筹规划。另一方面,增设数据管理部门成为趋势,工商银行、中国银行、浙商银行等纷纷设立或更名数据管理部门,加强跨部门数据治理,夯实 AI 时代的数据基础。

招商银行形成 “3 个委员会 + 2 个一级部门 + 2 家科技子公司” 的架构,数字金融委员会作为最高决策机构,统筹战略规划。兴业银行构建 “一委三部一司一院一中心” 的科技条线组织架构运作体系,强化科技统筹管理。这些架构调整,旨在打破部门壁垒,提升科技决策的效率和科学性,为银行在 “科技战” 中赢得先机。

这场银行业的历史性 “科技战”,不仅是技术的较量,更是战略、人才和管理的全面比拼。在这场战役中,银行通过优化科技投入、加强人才建设和调整科技架构,积极适应数字经济时代的发展需求。然而,挑战依然严峻,银行需要在科技与业务融合的道路上持续探索,在风险管控与创新发展之间找到平衡。展望未来,只有在这场 “科技战” 中胜出的银行,才能在数字化浪潮中占据领先地位,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金融服务,推动整个银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金融号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金融号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用户违规操作举报电话:86-10-68060420,举报邮箱:zgjrw2010@126.com。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友情链接
72小时点击排行
一周点击排行
备案 京ICP备07028173号-1
Copyright 2002-2020 financeu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金网投(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资产控股:亚洲金控投资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