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号

银行审批人员有三条不断后退的底线
信贷风险管理 2021年5月11日 10:37:29  阅读量:33519

在决定是否同意一笔贷款的时候,审批人员有三条不断后退的底线:
底线一:它能不能还?
对于一笔贷款申请,我们首先要分析的是:它到期能不能还款、到期还款有没有问题?这里指的是经营还款,也就是,它的经营能不能实现、它经营回笼的现金能不能覆盖债务?或者,它的能够快速变现的资产形成的“快的还款来源”够不够还款?
此处需要注意的是:借款人回笼的现金我们能不能监控、能不能用于还款。这体现的是“提供与你能够控制的现金流相匹配的授信”的理念。
多数城投公司资产是没有收入的长期资产,对于其新增流动资金贷款,审批人的第一条底线往往守不住。这样就必须退到---
底线二:它会不会死?
如果我们不能确定它能不能还,那么,就要退一步,看它会不会死?------也就是看它的经营能不能持续?这决定了它有没有再融资能力。实际上,有的时候,企业的经营还贷能力不足,但是我们判断它死不了,它的经营是可持续的,它能够维持经营规模、还有融资能力,那么,我们也可能同意贷款。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判断企业“会不会死?”必须考虑宏观和行业周期的背景。在复苏和繁荣期,企业比较容易存活,进入衰退期,则真正考验企业的生命力。所以,对周期阶段的长度要有清醒的认识。
对于城投公司“会不会死?”的判断还有一些特殊性。多数金融机构认为,城投公司背后有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不会让城投公司倒掉,所以城投不会死。这就是所谓城投信仰。既然不会死,大家都借钱给它,我的贷款是你的还款来源,你的贷款刚好接上我的到期。还款都靠再融资。但这有三个问题:一是不要忘了城投正在跟地方政府做切割;二是城投背后的政府是否真的很强?三是万一有一家金融机构不玩儿这个游戏了呢?
会不会有连锁反应?它的资金链会不会断裂?
特别是,很多没有经营收入和经营还贷能力、流动性指标很差的城投,却发了大量的中短期债券、融资券。真的可以一直循环发下去吗?
底线三:万一它死了,我会不会有损失?
如果确定不了它能还,甚至无法判断它会不会死,也就是,我们怀疑它的经营持续性,怀疑它有可能死。此时,我们是不能贷款的。但仍有某种情形下,我们还需要尽量去同意这笔贷款,那就需要看看:万一它死了,我会不会有损失?------这其实是一个“死亡测试”,我们假定企业的资金链突然断裂,引起连锁反应,各方债权人都来追债,企业到了破产清算的程度,我们看看,我们的贷款会不会有损失?
这也是我们最后的底线了。
这条底线,在审查“僵尸企业”的授信时,常常煎熬审批人员的内心。
如果经过“死亡测试”,我们认为,企业虽有经营中断或破产倒闭的可能,但我们的贷款最终发生损失的可能性却不大。在这种情况下,有时候我们可能还是会同意贷款。(主要是怕前两条底线判断过于保守,怕影响了业务发展。有时候也怕我们的成了那个游戏的终结者)
这是底线,其他的都是在这之上再谈。包括社会责任啊、绿色信贷啊,都是在底线之上才有的追求。

审批人的三条底线,对我们所有信贷人员都有启示。当我们发展授信客户的时候,首选经营现金稳定、充沛的客户;如果不放心,就看看它的再融资能力是否持续强劲可靠;然后再做一个最坏的假设,看看万一有突发情况,企业瞬间“猝死”了,它的资产的回收能力、保障能力如何,我的贷款最终会不会有实际损失?


城投到底会不会死?
审批人的三条底线,也是审批人关注的三个最基本问题。各个环节的贷前调查报告、尽职审查报告中应该回答这三个问题,清晰地说明和分析透这三个问题。(根据客户的优劣,有的客户只需说清前两个问题即可,特别好的,甚至只需说清第一个问题)。这当然不是寥寥数语能做到的,可是,假如你写了连篇累牍几十页的报告,却没有回应这三个问题,那就是欠缺了最重要的内容。
因为,审批人最关切的,你却没有说。


金融号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金融号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用户违规操作举报电话:86-10-68060420,举报邮箱:zgjrw2010@126.com。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友情链接
72小时点击排行
一周点击排行
备案 京ICP备07028173号-1
Copyright 2002-2020 financeu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金网投(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资产控股:亚洲金控投资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