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微摄
北京商报讯(记者 孟凡霞 宋亦桐)银行业不良贷款攀升压力及处置措施已成为市场及监管关注的焦点。7月23日,光大银行行长刘金在当日举行的“第257场银行业保险业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直言,“受到疫情影响的企业能不能及时恢复现金流,还有一些不确定因素,疫情对经济的冲击是当前金融机构面临的更大风险。”对下半年金融防风险的工作重点,银保监会近日召开的工作会议中也强调,“要提早谋划应对银行业不良资产大幅增长。”
刘金表示,下半年疫情的影响还将会持续,对金融机构来说,依旧面临一些陆续暴露出来的风险。特别是在今年上半年,银行业集中抗击疫情、支持实体经济、为支持复工复产发放了大量的贷款。考虑到贷款到期时间点,刘金预计,出现风险问题的时间段可能在明年一季度、二季度。
他进一步指出,“特别是延期还本付息的这部分小微企业,受到疫情的影响能不能及时恢复生产能力,及时恢复现金流,还有一些不确定因素。”
银行业金融机构对资产质量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来自银保监会的数据显示,上半年,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总体较年初有所上升。截至2020年6月末,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3.6万亿元,比年初增加4004亿元,不良贷款率2.10%,比年初上升0.08个百分。由于不良贷款的暴露存在时间差,分析人士预计,部分银行仍存在资产质量进一步下行的压力。
为应对潜在的资产质量恶化冲击,7月23日,来自银保监会官网发布的信息,银保监会近日召开2020年年中工作座谈会暨纪检监察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定调下半年监管重点,会议提到,要提早谋划应对银行业不良资产大幅增长,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严格资产质量分类,做实利润、提足拨备、补充资本,增强风险抵御能力。
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看来,监管层强调提早谋划应对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考虑,首先,疫情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有一定的滞后性,虽然疫情已经有所缓解,但对未来实体经济的影响还是会继续,现在全球疫情还没有完全消退,有的地区仍增长较快,部分企业压力较大,违约率不排除有进一步上升的可能。第二个方面,提前谋划好应对不良贷款率上涨的措施,也是为了通过一些监管手段合理的把不良资产从表内移到表外,从而增加对实体经济的支持空间。
在疫情的影响下,金融资产劣变风险加大。近期银保监会曾多次强调银行业应严格区分受疫情影响出现困难的企业和本身经营风险较高的企业,对于后者,严格按规定确定资产分类,符合不良标准的必须划为不良。继续加大处置力度,降低拨备覆盖率释放的资源必须全部用于处置不良,使用核销、清收、批量转让、债转股等手段,做到应核尽核,应处尽处。
谈及对下半年整个银行业不良率情况的预期,刘金认为,稳经济就是稳金融,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就是支持自身的发展,就是从根本上防控金融风险。据他透露,银行已经对这些风险提前有了判断,和应对的预案,应该不会对资产质量造成太大的影响。
“不良贷款率还会有上升的趋势,但从目前看来,整个商业银行应对不良贷款率上升已经形成了比较良好的风控体系,即使在疫情下,有一定幅度的突破警戒线,风险也不算太大。”盘和林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