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网首席记者 汗青/文
6月8日,第十四届陆家嘴论坛在上海举行。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兼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出席并发表重要演讲。中国金融网根据演讲内容要点梳理,整理出金融监管层释放出的以下重要政策信号。
1、全力以赴促进30/60目标平稳实现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表示,实现30/60目标,中国要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降幅,用全球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这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意味着我国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方方面面都必须发生深刻转变,其中绿色金融将在平稳实现30/60目标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实现30/60目标的任务很多、内涵丰富,集中到一点就是减少碳排放,其中难点有两个方面:
一是逐步降低碳排放的负外部性。排碳增加了温室效应,对整个社会是有成本的,但排碳企业和用户没有付出相应成本,大部分成本由社会承担,因此具有重大负外部性。只有排碳有了合理定价,比如排碳需要缴纳碳税或购买排碳指标,逐步实现“谁排碳谁承担成本”,使各微观经济主体将排碳的外部成本内部化,才能有效激励企业和家庭改变行为方式。
二是逐步降低绿色溢价。我国目前的能源结构以化石能源为主,实现30/60目标,关键在于抓住绿色能源这个“牛鼻子”。当前,绿色能源、绿色低碳技术发展迅速,成本下降很快,但总的来看绿色能源的成本还是比传统化石能源高(因为化石能源没有承担全部的碳排放成本),高出的部分就是绿色溢价。降低绿色溢价,一个渠道是提高排碳成本,增加使用化石能源的支出成本;另一个重要渠道就是通过市场化激励机制,降低绿色能源的成本。
实现30/60目标,需要在绿色转型、绿色技术领域进行大量投资。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以绿色贷款和绿色债券为主、多种绿色金融工具蓬勃发展的多层次绿色金融市场体系。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我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超过25万亿元人民币,绿色债券余额超过1.5万亿元人民币,均居全球前列。
2、绿色金融发展是未来重中之重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表示,实现30/60目标,需要在绿色转型、绿色技术领域进行大量投资。据有关方面测算,所需资金达到百万亿元人民币的量级。如此大的资金需求,政府资金只能覆盖一小部分,主要靠引导调动社会资金参与,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运用金融工具的价格发现、风险管理功能,实现约束条件下的最优增长路径。金融部门通过制定绿色金融标准,推动环境信息披露,适当提高信息透明度,同时提供低成本资金支持,可以降低社会资金参与绿色转型的成本,促进绿色金融市场发展。
3、持续优化和改善金融服务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表示, 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两者共生共荣。我们将紧抓恢复和扩大有效需求这个关键,持续优化和改善金融服务。加大新型消费和服务消费金融支持,促进新能源汽车、绿色家电等大宗消费。强化对投资的融资保障,支持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等重大项目建设。改进对外贸易信贷和出口信用保险服务,助力企业稳订单拓市场。紧随新一轮科技革命步伐,加大对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支持力度,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抓住新领域新赛道蕴藏的新机遇,持续增加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等重点领域金融供给,有力支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优化民间投融资环境,强化民营企业金融服务,呵护好民营企业创业发展的激情。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助力市场主体提信心添活力。
4、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表示,将聚焦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过程,全面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切实提升监管的前瞻性、精准性、有效性和协同性。坚决消除监管空白和盲区,厘清责任边界,拉紧责任链条,加强综合治理,完善多主体参与、多领域协作、多层次贯通的责任体系,真正实现监管“全覆盖、无例外”。强化央地监管协同,完善制度安排、健全工作机制,实现中央与地方两个层面的无缝对接协调。持续整治金融市场乱象,重拳惩处严重违法违规行为。切实维护好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不断提升广大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5、不断提升金融业制度型开放水平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表示,将继续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举,稳步推进金融业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在财富管理、绿色金融、养老健康、资产管理等领域,热忱欢迎经营稳健、资质优良的外资机构来华展业,鼓励符合条件的外资机构参与各类业务试点。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不断提升金融业制度型开放水平。优化跨境金融服务,大力支持共建“一带一路”。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治理建设,加强政策协调和监管协作,共同促进全球金融稳定。
6、引导更多资源集聚到现代化产业体系关键领域
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表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技术基础。贯彻党和国家机构改革部署,加强部委合作,建立工作机制,高效核发首批企业债券注册批文,顺利实现平稳过渡。我们将按照统一公司债和企业债、促进协同发展的思路,加快完善制度规则,全面深化债券市场功能,更好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大项目建设,助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同时,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方向,研究资本市场差异化的制度安排,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加大股债融资、并购重组、REITs等产品创新和制度供给,强化大宗商品期货价格影响力,助力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支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引导更多资源集聚到现代化产业体系关键领域。
7、大力发展权益类基金
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表示,下一步,证监会将继续大力发展权益类基金,推动公募基金行业“总量提升、结构优化”,支持证券基金期货私募资管产品稳健发展,引导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规范、健康发展,进一步推动各类中长期资金加大权益类资产配置。同时,加强横向协同,健全完善税收、会计等配套制度机制,进一步打通痛点堵点,为各类机构投资者入市创造更加有利的制度环境。
8、稳妥有序化解债券违约风险
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表示,当前宏观经济金融风险的关联性、系统性进一步增强,给资本市场平稳运行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将与相关方面共同加强宏观研判,密切跟踪分析国际金融市场输入性风险,完善跨市场跨行业跨境风险监测预警处置机制,不断提升风险应对综合效能。创新方法,突出重点,稳妥有序化解债券违约风险,持续加大对“伪私募”、地方交易场所等重点领域风险的整治。持续推进资本市场改革,激发市场活力,加强与有关方面政策协同,稳定和提振市场信心,守好底线,全力维护股市、债市、期市平稳运行。
9、人民币资产具有竞争力的真实利率
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表示,人民币资产具有竞争力的真实利率,为我国贸易投资伙伴持有的人民币提供了良好的保值能力。以2年期国债收益率减去核心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衡量,中国的真实利率处于1.7%左右,与大幅加息后的美国真实利率相当,显著高于德国、日本等发达经济体。在全球高通胀背景下,人民币债券的投资组合分散化价值凸显。2022年以来,发达国家政府债与股票都出现了明显下跌,股债收益的相关性由负转正,债券对冲股票的分散化价值显著降低;新兴市场债券作为风险资产,与全球股票收益的相关性始终较高;中国债券与全球股票收益的相关系数则保持在负值区间,具有较好的投资组合分散化价值。
10、我国外汇市场运行逐渐呈现出新的特征
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表示,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近年来我国外汇市场运行逐渐呈现出新的特征:市场运行呈现较强的韧性,市场主体更加成熟,交易行为更加理性,汇率避险工具更多运用,以及人民币跨境使用水平的大幅提升,也大幅压缩了汇率风险敞口。而且外汇市场监管者面对市场的变化时,也更加从容、更加淡定、更加成熟。多年来,我们在应对外部冲击中积累了不少经验,外汇市场宏观审慎政策工具也更加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