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号

中国金融迈向“十四五”重在发挥好五个促进作用
金融快报 2020年11月2日 13:36:25  阅读量:34750

  程实(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

  王宇哲(工银国际资深经济学家)

  10月26-29日,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对于未来五年的经济工作,公报特别指出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10月31日,金融委也召开专题会议,强调要按照五中全会的战略部署扎实做好金融改革开放各项工作,在当前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处理好金融发展、金融稳定和金融安全的关系。展望未来,面向“十四五”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我们认为,中国金融需处理好发展与稳定、创新与监管等重要关系,稳中有进服务实体经济,发挥好五个促进作用。

  第一,以金融改革开放促进新发展格局形成。2020年两会以来,“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受到全球瞩目的中国宏观政策焦点。五中全会将双循环列入2035年远景目标,更标志着其在 “十四五”规划和长期发展方向之间重要的衔接作用。在双循环新格局下,以内促外、由内而外是撬动战略发挥效能、推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面对这一明确的中长期经济发展目标,作为调配和优化社会资源流向的重要杠杆,中国金融需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发挥支持实体经济的作用。在内部大循环的构建中,居民财产性收入的长期增长是需求侧消费潜力持续提升的重要来源,引导各类资源支持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也是打通供给侧内循环断点的有效助力。在形成内外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格局中,金融改革开放再出发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其中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有着“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将成为推动中国市场、实体企业、金融机构、其他主体与国际接轨的重要力量。

  第二,以安全稳定的金融环境促进金融创新。从短期看,今年以来全球疫情与金融市场形成共振,中国经济金融政策稳中有力,避免了金融风险向实体经济传导和高杠杆下“债务通缩”螺旋的起动。未来一方面仍需要加强对市场流动性的呵护,平抑信用风险溢价,另一方面则需要稳定实体经济循环,稳固企业资金链。从长期看,创造长期安全稳定的金融宏观环境是整个金融体系健康发展、积极创新的基石。金融委专题会议明确提出,要“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原则,尊重国际共识和规则,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对于当前我国金融体系中的薄弱环节,既需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与时俱进的予以解决,也应未雨绸缪,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展望未来,金融创新仍然是优化社会资源配置、实现金融生态进化的重要驱动力,但创新不可能在监管真空下存在,如何监管才是真章。金融委会议特别指出,“既要鼓励创新、弘扬企业家精神,也要加强监管,依法将金融活动全面纳入监管,有效防范风险”。

  第三,以公平规范的行业秩序促进金融竞争。在金融业秩序和行业格局营造方面,金融委专题会议有以下表态:其一,“监管部门要认真做好工作,对同类业务、同类主体一视同仁”。 金融生态建设是金融市场有序竞争的关键,其目的在于既避免过度竞争,也避免非自然垄断。其二,“要监督市场主体依法合规经营,遵守监管规则,完善公司治理,履行社会责任”。当前在科技创新的加持下,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金融业加速进化,业态的变迁会推动监管体系和规则的迭代,但监管的初衷不会变。其三,“要健全公平竞争审查机制,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司法,提升市场综合监管能力”。 在经济深度转型、业态广度糅合的新时代,金融监管理念需要更加适应与包容,以发挥促进金融效率、保障金融安全的作用。与之相应,金融监管手段也将随着监管对象的范围扩大和科技进步本身日益丰富。可以预见,作为科技与金融监管全方位融合的产物,未来监管科技(RegTech)将在中国金融体系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

  第四,以金融内涵式发展促进微观福祉提升。从五中全会公报中可以看出,“十四五规划”淡化了中国经济增长的数字目标,而主要强调中国未来中长期经济发展成果的福利分配,意味着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这一战略性布局的确立落脚点在于创造新一轮微观激励。由此可见,未来中长期中国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方式也不仅是简单的刺激经济,而更将着眼于提升微观福祉,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金融委专题会议再次提到,“增强资本市场枢纽功能,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建立常态化退市机制,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这将推动以上市公司为标杆形成中国企业优胜劣汰、良性竞争,从而增强人民币底层资产吸引力,夯实资本市场长期繁荣的基础。此外,“坚决整治各种金融乱象,对各类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也意味着事前监管的“防火墙”和事后惩治的“纠错器”建设会同步推进,增加资本市场信息透明度和违法成本,实现对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的保护,助力居民微观“财富效应”和宏观产业转型升级形成良性互动。

  第五,以金融文化建设促进金融科技进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金融业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其文化的塑造和传承不仅是一国软实力的体现,也是对于金融生态和金融发展理念的高度提炼。当前,随着现代金融业的跨界发展,许多科技应用改变了金融业的运营模式,也丰富了金融文化的时代内涵。但应该看到,统筹兼顾效率、公平、安全仍然是中国金融体系长期以来的宏观指向,金融科技的进步将是实现这个目标的重要抓手,而不会超脱其外。展望未来,中国金融文化初心不改,制度化的一致性监管体系将创造稳定的市场环境,对于创新的包容度也将持续增加,引导金融科技健康生长。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网


金融号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金融号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用户违规操作举报电话:86-10-68060420,举报邮箱:zgjrw2010@126.com。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友情链接
72小时点击排行
一周点击排行
备案 京ICP备07028173号-1
Copyright 2002-2020 financeu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金网投(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资产控股:亚洲金控投资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