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号

易纲:完善顶层设计 绿色金融产品纳入合格抵押品范围
金融街观察 2021年4月21日 15:40:03  阅读量:59427

  中国经济网编者按: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4月20日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金融支持碳中和”圆桌会议时表示,人民银行联合相关部门不断完善绿色金融顶层设计。他透露,人民银行已将绿色债券和绿色贷款纳入贷款便利的合格抵押品范围,未来央行将创设碳减排支持工具,激励金融机构为碳减排提供资金支持。易纲还称,正研究在对金融机构的压力测试中,系统性地考虑气候变化因素,也正在研究对金融机构开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业绩评价体系。

  专家表示,中国经济从人均GDP1万美元走向高收入阶段之时,会发生一系列结构的变化,比如老龄化的挑战等。在此情况下,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以及科技的发展特别重要,而碳中和为提升劳动生产率、推动科技发展提供了重要抓手。在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原副总裁朱民看来,碳中和背后是科技创新,这也是驱动我们走向科技之路,走向重造经济基础的思路。

  绿色金融顶层设计不断完善 促资金流入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4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金融支持碳中和”圆桌会议,他在主旨演讲中表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人民银行联合相关部门不断完善绿色金融顶层设计。促进资金流入绿色行业和领域,促进跨境绿色资金流动。他表示,人民银行将及时评估气候变化对金融稳定和货币政策的影响。正研究在对金融机构的压力测试中,系统性地考虑气候变化因素。此外,正研究对金融机构开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的业绩评价体系。

  易纲介绍,促进资金流入绿色行业和领域。首先是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人民银行即将完成修订《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删除化石能源相关内容。其次是强化信息报告和披露。金融机构目前需要披露银行间市场绿色金融债、报告绿色信贷的资金使用情况和投向,未来还将分步建立强制的信息披露制度,覆盖各类金融机构和融资主体,统一披露标准。三是构建激励机制。人民银行已将绿色债券和绿色贷款纳入贷款便利的合格抵押品范围,并将创设碳减排支持工具,激励金融机构为碳减排提供资金支持。人民银行还将通过商业银行评级、存款保险费率、宏观审慎评估等渠道加大对绿色金融和碳减排的支持力度。

  易纲表示,促进跨境绿色资金流动。一方面,人民银行将尽快制定绿色金融共同分类标准。易纲说:“目前,我们正与欧盟共同推动绿色分类标准的国际趋同,争取年内出台一套共同的分类标准,供国际投资者参考,促进国际绿色金融协同发展。”另一方面,人民银行将继续扩大金融业开放,便利国际投资者参与中国绿色金融市场。“我们将在全面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外资金融机构业务范围,扩大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增强中国绿色金融市场对国际投资者的吸引力。”他说。

  国家开发银行行长欧阳卫民表示,目前我国已建立一系列绿色金融基础制度,包括相关标准、信息评估和评估认定等。下一步,要继续完善有关制度,强化与产业、财税、环保等政策的协同配合。

  但易纲也同时表示:“我们目前的绿色金融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部分资产的价格未充分体现环境的负外部性,这一方面是由于一些企业的环境信息还没有有效披露,另一方面是许多行业还没有纳入碳定价。我们将要求金融机构做好有序、渐进绿色转轨。”

  另据证券日报报道,易纲还谈到,亚洲区内对经济绿色转型有广泛共识。加强国际合作,有助于共促亚洲绿色金融发展。

  易纲认为,从人民银行的角度,有两项重要工作要持续推进。一是继续落实绿色投资原则。二是多渠道加强绿色发展能力建设。

  易纲指出,金融体系可以在支持绿色转型、管理气候相关风险上发挥积极作用。亚洲国家普遍重视绿色金融与经济转型,可以一道积极作为,同世界各国加强绿色金融方面的交流合作,为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博鳌智慧”,共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碳中和”推动经济结构转变 科技创新是驱动力

  第一财经报道称,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原副总裁朱民表示,中国提出2060年实现“碳中和”面临巨大的挑战,同时也有重大的积极性,它将在根本上重建中国经济。

  “我国人均GDP在1万美元左右,还要继续发展。所以,中国国民经济对能源消耗的依赖性远远高于欧洲等发达地区。这就使得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减少排放非常困难。我们的模型预估到2050年左右,中国经济可能会翻番再翻番,但是与此同时,我们的能源消耗基本上维持不变,还要下降,能源效率需要大幅度提高,碳排放几乎降到零,中国经济的结构压力是巨大的。”朱民表示。

  朱民还强调了碳中和的重要性。他说,人类的经济活动、能源消费、碳排放与气候变化、环境密切关联。中国作为全球的一分子对全球的气候变化负有责任。另外,中国经济从人均GDP1万美元走向高收入阶段之时,也会发生一系列结构的变化,比如老龄化的挑战等。在此情况下,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以及科技的发展特别重要,而碳中和为提升劳动生产率、推动科技发展提供了重要抓手。

  在朱民看来,碳中和背后是科技创新,这也是驱动我们走向科技之路,走向重造经济基础的思路,“通过碳中和将在世界上创造一个全新的绿色模式,这是未来的制高点,挑战是巨大的,但是意义也是巨大的”。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总裁金立群在前述分论坛谈到碳排放的问题时,提到了要重新思考碳排放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他表示,人们往往把它们看作是二者取其一的选择,“要么排放,要么经济发展放缓,这种取舍的思维,是在很多人思想里根深蒂固的,这种思维方式消极地影响了促进从高碳到低碳转型的投资”。他表示,我们需要把这种传统取舍的思想转变为一种相互促进的思维。

  “实现碳中和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国家开发银行行长欧阳卫民20日在论坛上表示,发展绿色金融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举措。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资金需求巨大,仅靠政府资金远远不够,应推动有效市场和政府更好结合,大力发展绿色金融。

  他提出,要着力增加绿色金融供给、探索可持续的融资模式,而开发性金融正是助力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金融力量。目前,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在国内的绿色信贷余额超过2.3万亿元,累计发行人民币绿色债券700亿元;在“一带一路”沿线及共建国家的国际业务余额超过1600亿元。

  淡马锡中国区总裁吴亦兵表示,中国具备发展绿色金融的能力和条件,也有巨大的绿色金融需求,这方面潜力巨大,但也存在一定的制约和挑战。

  挑战之一是需要推动绿色标准的升级和国际化。推动海外权威机构和国内外绿色标准的互认以及高效的转换。其二是,需要利用金融科技实现绿色金融溢价。推动绿色数据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升行业的信息透明度,以数字化赋能各类市场主体,从而实现降本和提效。最后,需要支持超大型项目和特定行业的金融需求,树立行业标杆,也需要高效配置政策性和海外的资金,同时协助绿色金融资产的流转。


金融号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金融号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用户违规操作举报电话:86-10-68060420,举报邮箱:zgjrw2010@126.com。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友情链接
72小时点击排行
一周点击排行
备案 京ICP备07028173号-1
Copyright 2002-2020 financeu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金网投(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资产控股:亚洲金控投资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