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行公布金融数据显示,8月新增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1.22万亿元,同比少增631亿元,8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2个和0.9个百分点。8月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同比少增1488亿元,住户部门贷款同比少增2660亿元。企业和居民信贷需求双双偏弱引发市场关注。
影响信贷需求不足主要原因在于,受局部地区高温、洪涝灾害等极端天气以及局部地区疫情影响,企业生产整体活跃度不高,由此影响到了一些地区以及相应行业企业的生产经营,制约了信贷需求。另外,央行降准政策落地有一定的时滞效应,还未能及时传递到对实体经济的贷款投放上。对于个人贷款的投放,则主要受到房地产调控政策和监管政策的影响。另外,监管部门严查消费贷、经营贷违规进入楼市,各行从严审查个人贷款发放,加之疫情对消费的影响,使消费贷款的增长受到一定的制约。
应该看到,打击信贷资金违规进入楼市,是落实“房住不炒”定位要求的具体体现,有利于促使更多资金真正用于支持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是符合房地产调控和金融供给侧改革政策要求的。对于实体经济信贷需求的不足,除了搞好相关配套政策支持外,更重要的是要搞好货币政策跨周期设计,同时用好现有货币政策支持稳增长。
近期,央行召开金融机构货币信贷形势分析座谈会,指出要统筹做好今明两年宏观政策衔接,保持货币政策稳定性,增强前瞻性、有效性,把服务实体经济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以适度的货币增长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中小企业和困难行业持续恢复,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结合央行近期推出的降准、新增3000亿元支小再贷款额度等一系列举措,不难看出,这些是落实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确定的“稳健的货币政策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助力中小企业和困难行业持续恢复”要求的重要举措。各金融机构要把认识统一到党中央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上来,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积极用好现有货币政策,支持稳增长。通过降准、再贷款再贴现及MLF操作等政策工具,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同时,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
努力调整信贷结构,强化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金融机构要走出对房地产过度依赖的“怪圈”,落实房地产调控政策和房贷集中度管理要求,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和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薄弱环节的支持,提高首贷率和信用贷款占比,切实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同时,继续实行优惠的贷款利率让利实体经济,尤其要充分利用好降准释放出来的万亿元低成本资金和央行3000亿元再贷款,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尽快解决中小银行资本不足问题。当前,一些中小银行资金有余而资本不足,影响信贷投放能力。相关部门要降低“门槛”,进一步完善中小银行补充资本的市场环境和配套政策,并促进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补充资本尽快落地实施。同时,指导支持中小银行多种方式多渠道补充资本,提高银行尤其是地方中小银行信贷投放能力,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