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银保监会对3家商业银行及1家理财公司开出共计1040万元的罚单。这是继今年6月份监管部门首次对2家商业银行及2家理财公司的理财业务违规作出处罚后,年内第二次对多家金融机构开出大额罚单。
不难理解,监管部门频出重拳整治理财业务违规,其目的是引导金融机构在大资管业务起步初期及时构建起与自身业务特点和风险状况相适应的合规管理体系,为我国财富管理市场依法合规、有序转型夯实基础。
今年是《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简称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的首年,资管行业开启了打破“刚兑”新模式,“卖者尽责、买者自负”成为理财市场的必然选择。在近4年的过渡期内,多数金融机构深入整改资产管理类产品,推动理财产品向全面净值化转型。然而,难免有部分金融机构为了维护既有利益蛋糕,不舍得丢掉保本理财产品这个业务,延缓出清存量保本理财产品。在此次被处罚的金融机构中,有几家机构因老产品规模在部分时点出现反弹、同业理财产品未持续压降而吃到罚单,这与今年6月份被罚的金融机构存在的违规问题如出一辙。这表明,在理财业务日常监管常态化的当下,金融机构若想用老产品打擦边球的方法蒙混过关,必定将为其违规行为付出代价。
我国资管行业正步入良性发展阶段。今年上半年银行业理财市场转型持续深化,净值型理财产品存续规模占比超95%。理财市场整改工作之所以取得较快进展,一方面得益于金融监管部门初步建立起理财公司和理财业务规则体系,比如从资管新规到理财新规,再到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涵盖范围广、涉及主体多。即便是作为托管机构的母行,如果托管业务违反资产独立性原则要求、操作管理不到位也难辞其咎,此次一同被罚的理财公司及其母行就是一个佐证。另一方面得益于我国理财市场行业环境的逐步改善,比如,不规范的关联交易、监管套利等乱象得到一定遏制,理财市场和产品正走上规范化运行轨道。
在一系列监管规则引导下,理财市场逐步摆脱过去粗放竞争的状况,同时也让理财公司认识到合规经营才是生存之本。根据理财相关监管办法要求,在理财产品销售机构和销售人员展业过程中,不得使用未说明选择原因、测算依据或计算方法的业绩比较基准,单独或突出使用绝对数值、区间数值展示业绩比较基准。目前来看,个别被罚机构向投资者传递了不规范的业绩比较基准信息,误导并招揽投资者购买有关理财产品,遭到重罚应引以为戒。
面对罚单,无论是商业银行还是理财公司,对内要自查自纠,对理财产品的薄弱领域、易滋生问题的环节来一场彻底的大扫除;对外要向投资者及时、全面披露产品信息,让投资者充分知悉净值化理财产品风险以及收益情况,这是未来资管行业转型必须迈过的坎。
而对投资者来说,如果还抱着原来保本保收益的理念投资理财产品的话,恐将遭受市场挫折。今年一季度,向来以稳健收益著称的银行理财产品出现小规模“破净”,投资者“躺赢”赚钱的想法难以实现。因此,金融机构要引导投资者正确看待市场变化,理性评估市场波动对自身投资的影响,合理选择权益类、混合类等风险波动较大的理财产品。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