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号

银行业乌龙事件榜:杭州银行三次乌龙事件居银行业榜首
金融观察 2024年12月28日 08:23:25  阅读量:60079

中国金融网首席金融观察员 金透

在银行业的舞台上,本应严谨精确的财报数据却时不时闹出乌龙事件,令人对银行的内部管理产生质疑。其中,杭州银行以三次乌龙事件格外引人瞩目,登上银行业乌龙榜榜首。

杭州银行三次乌龙事件回顾

2016 年 IPO 数据披露错误:当年 9 月公布的杭州银行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摘要中,预计募集资金总额和净额均出现错误。10 月上旬,杭州银行才更正数据并重新发布招股说明书摘要。更令人惊讶的是,公告中把募资额的 “亿” 写成了 “万”,37.67 亿元变成 37.67 万元。

2023 年定增规模调整乌龙:6 月 26 日晚,杭州银行披露 125 亿规模的定增预案,仅一天后,6 月 27 日盘前就火速将定增规模调减至 80 亿元。6 月 29 日晚间,再次发布定增修订稿,确定非公开发行的股份数量、募资规模分别不超过 9 亿股、80 亿元。

2024 年利润分配方案公告乌龙:4 月 19 日晚间,杭州银行在披露 2023 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公告时,将本应是 “2023 年度拟每 10 股派息 5.20 元” 误写为 “2023 年度拟每股派息 5.20 元”。随后火速发布更正公告。

杭州银行的这三次乌龙事件充分暴露了其内部管理的混乱和不严谨。在 IPO 这样的重大事件中出现数据错误,严重影响了投资者对银行的信心。定增规模的频繁调整,也让人对银行的战略规划和决策能力产生怀疑。而利润分配方案的错误,更是显示出在信息披露环节的粗心大意。这些事件不仅给投资者带来困扰,也给银行自身带来了信任危机,凸显出杭州银行在内部管理、信息审核等方面存在重大缺陷,急需加强整改。

宁波银行乌龙事件

2019 年 3 月,宁波银行盘中股价出现异常波动,疑似 “乌龙指” 走势,下午 1 点 59 分,7090 手卖盘以跌停价成交,但随后迅速拉起。宁波银行自查后称经营情况正常。

宁波银行的这一乌龙事件引发了市场对股价波动的关注。虽然银行自查后称经营情况正常,但股价的异常波动仍然给投资者带来了不安。银行需要加强对股价波动的监测和分析,提高市场的稳定性和投资者的信心。

江西银行乌龙事件

2019 年 6 月,江西银行在一季报中将 “资本净额、风险加权资产” 等数据单位标错,将 “亿元” 写成了 “万元”,且更正公告距一季报发布已将近两个月。此外,该行一季度报还反映出资本充足情况下滑,总资产有 “缩水” 迹象,2018 年末不良贷款率高于同期城商行平均水平。

江西银行的这一乌龙事件同样反映出内部管理的不严格。数据单位这样的低级错误,严重影响了财报的准确性和可信度。而且更正公告的延迟发布,也让人质疑银行的反应速度和对信息披露的重视程度。同时,资本充足情况下滑和不良贷款率高企等问题,也显示出江西银行在经营管理方面面临较大压力,需要加强风险管理和内部管控。

平安银行和招商银行乌龙事件

2019 年 7 月,平安银行和招商银行在银行间债券回购市场达成 DR001 为 0.09% 的异常利率交易,系交易员操作失误所致。两家银行被通报批评,相关交易员资格被暂停 1 年。

平安银行和招商银行的这一乌龙事件反映出交易员的操作风险和银行内部管理的漏洞。异常利率交易不仅影响了市场的正常秩序,也给银行带来了不良影响。银行需要加强对交易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风险防范意识,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光大银行乌龙事件

2021 年 8 月,光大银行发布《商业银行数据资产估值白皮书》,但 2022 年被通告处罚信息后,昔日充当案例的数据评估可能丧失说服力,凸显银行在信息数据安全层面的缺失。

光大银行的这一乌龙事件表明银行在信息数据管理方面存在问题。发布白皮书时的风光与后来的处罚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银行在数据资产估值和信息安全方面的不严谨。银行需要加强对信息数据的管理和保护,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兰州银行乌龙事件

2021 年 12 月,兰州银行首发价 “破净”,确定每股发行价为 3.57 元,发行价格对应的发行后每股净资产为 4.33 元,并将申购时间延期。兰州银行解释是为了符合新股发行的市盈率指导规定和保护投资者利益。

兰州银行的这一乌龙事件虽然有其解释的合理性,但也反映出银行在上市筹备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首发价 “破净” 可能会影响投资者的信心,银行需要加强与投资者的沟通,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以稳定市场预期。

兴业银行乌龙事件

2023 年最后一个交易日,兴业银行尾盘竞价阶段突遭大单高价买入,成交量超 1330 万股,合计成交金额近 2.2 亿元。上交所通报为某投资者以明显偏离股票最新成交价的价格大笔申报成交所致。

兴业银行的这一乌龙事件引发了市场对交易操作的质疑。虽然可能是投资者的操作失误,但也反映出市场交易的不稳定性和风险。银行作为金融机构,需要加强对交易风险的管控,提高市场的稳定性和透明度。

东亚银行乌龙事件

2024 年 7 月,有媒体报道东亚银行西安分行被禁止从事银行业工作 10 年,后东亚银行辟谣称处罚针对分行行长而非银行。该行去年净利润负增长,内地房地产相关风险敞口超 500 亿港元,减值拨备攀升,服务费及佣金收入净额减少,经营压力增加。

东亚银行的这一乌龙事件虽然最终被澄清是针对分行行长个人的处罚,但也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这一事件反映出银行在风险管理和内部管控方面存在问题,尤其是对分行行长的管理不到位。同时,该行的经营压力也不容忽视,需要加强风险管理和业务拓展,提高盈利能力。

上海华瑞银行乌龙事件

2024 年 10 月,上海华瑞银行因征信误报事件引发关注。一名女性客户被莫名其妙列为 3.96 亿元贷款的保证人。华瑞银行承认操作失误,但解释牵强,且该行客户投诉不断,主要集中在暴力催收、侵犯隐私等方面。

上海华瑞银行的这一乌龙事件暴露了其在征信管理和风控方面的严重问题。操作失误的解释难以令人信服,客户投诉不断也反映出银行在服务质量和合规经营方面的不足。华瑞银行需要加强内部管理,提升风险防范意识,规范业务操作,提高客户满意度。

西安银行乌龙事件

2024年12月,一则 “西安银行员工三季度给银行倒贴薪水” 的消息引发关注。原来是财报数据罗列错误,更正后前三季度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与更正前相差约 2.73 亿元。业内人士指出,这反映出该行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缺陷,财报合规性亟待提升。

西安银行的这一乌龙事件暴露了其财务管理的漏洞。财报数据的错误不仅影响了投资者对银行财务状况的判断,也反映出银行在工作流程和专业性方面的不足。在全银行业薪酬调整的趋势下,这样的事件更容易引起市场关注,也提醒西安银行要加强财务管理和内部审核,提高财报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这些银行的乌龙事件给整个银行业敲响了警钟。银行作为金融机构,必须高度重视内部管理和信息披露的准确性,加强风险管控,提高专业水平,以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投资者的利益。

金融号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金融号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用户违规操作举报电话:86-10-68060420,举报邮箱:zgjrw2010@126.com。
相关机构: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友情链接
72小时点击排行
一周点击排行
备案 京ICP备07028173号-1
Copyright 2002-2020 financeu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金网投(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资产控股:亚洲金控投资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