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号

三家农商银行被央行处罚都因犯了同一个错误
金融发布 2025年1月6日 15:15:29  阅读量:60053

中国金融网首席金融观察员 金农

在金融监管日益严格的当下,银行合规经营成为稳健发展的基石。2025年1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德州市分行行政处罚信息公示表揭示出一个令人警醒的现象:山东三家农商行 —— 山东夏津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山东临邑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山东庆云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均因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而遭受央行处罚,这一 “通病” 背后折射出农商行领域在合规管理上亟待解决的深层次问题。

先看山东夏津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其违规行为呈现 “多点开花” 态势,不仅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还违反人民币反假有关规定、违反规定占压财政资金。这一系列错误让其付出沉重代价,被警告并处以 27.5 万元罚款。时任副行长张扬,因对客户身份识别义务的失职,个人被罚款 1 万元。人民币反假工作关乎货币流通秩序与公众财产安全,银行作为货币流通的关键枢纽,肩负着精准识别假币、普及反假知识的重任;占压财政资金则扰乱财政资金正常流转,影响公共资源配置效率。而未履行好客户身份识别义务,更是为非法资金流转、洗钱等违法金融活动打开了 “方便之门”。

山东临邑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与山东庆云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同样栽在客户身份识别义务这一环节,分别被罚款 25 万元,时任副行长杨萍、黄本彦各自被罚 1.5 万元。看似单一的违规行为,实则隐患无穷。客户身份识别是银行防控风险的首道关卡,通过核实客户身份信息,银行能有效阻隔不法分子利用银行账户进行非法资金集散,是维护金融体系稳定的关键防线。

从罚款金额来看,这3家农商行虽罚款数额看似有差异,但整体都在 25 - 27.5 万元区间,反映出央行依据违规行为的性质与危害程度,秉持公正原则进行惩戒,每一笔罚款都承载着监管部门对违规行为绝不姑息的态度。对于责任人的处罚,从 1 万元到 1.5 万元不等,虽金额不算巨大,却直接指向个人履职不力,警示银行从业者个人行为与银行整体合规息息相关。

深入剖析,这一普遍问题反映出农商行内控体系存在漏洞。一方面,员工培训环节薄弱,部分员工或许并未清晰认识到客户身份识别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操作流程不熟悉,未能严谨核实客户资料,导致工作流于形式;另一方面,内部监督机制失效,没能及时发现并纠正员工在客户身份识别上的疏忽,使得问题长期存在,直至被监管部门查处。

再者,从行业竞争压力角度看,农商行扎根县域、农村基层,面临拓展业务、争夺客户资源的巨大压力。在这一过程中,个别分支行可能为追求业绩,急于开卡、放贷,而简化甚至忽略客户身份识别步骤,本末倒置地将业务量增长置于合规之上,最终得不偿失。

对于整个农商行群体而言,这是一记沉重警钟。随着金融市场不断开放、金融产品日益复杂,农商行必须强化合规意识,重塑内控体系。加大员工培训投入,定期组织反洗钱、客户身份识别专项培训,提升员工专业素养;优化内部监督流程,建立多层级、动态化的监督检查机制,确保合规操作落地生根。

监管部门此次对三家农商行的处罚,绝非终点,而是新一轮金融规范治理的起点。它向所有银行机构传递出强烈信号:在维护金融安全、打击违法金融活动的战场上,任何忽视合规的行为都将付出惨痛代价,唯有严守法规红线,方能行稳致远,为地方经济发展、民众金融服务筑牢根基。


金融号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金融号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用户违规操作举报电话:86-10-68060420,举报邮箱:zgjrw2010@126.com。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友情链接
72小时点击排行
一周点击排行
备案 京ICP备07028173号-1
Copyright 2002-2020 financeu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金网投(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资产控股:亚洲金控投资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