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号

2024年我国人民币贷款增加18.09万亿元:金融助力经济的多维度解析
人民币杂志 2025年1月15日 10:11:03  阅读量:60049

人民币杂志首席金融观察员 汗青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最新数据,为 2024 年我国金融领域的运行情况勾勒出了一幅清晰的图景: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 18.09 万亿元,这一数据背后蕴含着丰富的经济意义和政策导向。

从整体贷款规模来看,截至 2024 年末,本外币贷款余额达 259.58 万亿元,同比增长 7.2%,人民币贷款余额 255.68 万亿元,同比增长 7.6%。与此同时,社会融资规模也呈现出一定的增长态势,全年增量累计为 32.26 万亿元,年末存量为 408.34 万亿元,同比增长 8%。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 17.05 万亿元,余额为 252.53 万亿元,同比增长 7.2%。这表明我国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保持着一定的力度,为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金保障。

信贷结构的持续优化,是 2024 年金融数据的一大亮点。截至 2024 年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 13.97 万亿元,同比增长 11.9%;“专精特新” 企业贷款余额 4.26 万亿元,同比增长 13.0%;普惠小微贷款余额 32.93 万亿元,同比增长 14.6%。这些数据均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体现了金融资源正不断向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制造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石,中长期贷款的增长有助于企业进行技术升级和产业转型;“专精特新” 企业是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力量,贷款的支持能助力它们在技术创新上取得更大突破;普惠小微贷款的快速增长,则为众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带来了发展的活水,有利于稳定就业、促进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利率方面,2024 年社会融资成本显著下降,贷款利率处于历史低位。12 月份新发放企业贷款(本外币)加权平均利率约为 3.43%,比上年同期低约 36 个基点;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本外币)利率约为 3.11%,比上年同期低约 88 个基点。低利率环境一方面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投资意愿,有助于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研发投入;另一方面,也减轻了居民的购房负担,刺激了住房消费需求,对稳定房地产市场和促进消费升级具有积极意义。

然而,我们也需看到数据背后的一些问题和挑战。2024 年人民币贷款虽有增长,但同比少增 4.66 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也同比少增 3.32 万亿元。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可能与经济下行压力、经营主体信心和预期不足等因素有关。此外,尽管信贷结构在优化,但在整体经济环境下,部分行业和领域可能仍面临融资难的问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近 5 年来,我国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持续较强。央行通过创设一系列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如设立 5000 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3000 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等,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从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看,5 年来社会融资规模、广义货币(M2)和信贷等指标增速总体高于名义经济增速,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由 5% 以上降至 3% 左右。

展望未来,为了进一步促进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货币政策需要继续发挥积极作用。一方面,要继续保持流动性的合理充裕,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适时调整货币政策工具,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要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确保资金更好地流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同时,还需要加强政策协同,与财政政策等其他宏观政策形成合力,共同提振市场信心,激发有效需求,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2024 年我国人民币贷款增加 18.09 万亿元是金融与经济相互作用的一个重要体现,既展示了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成效,也揭示了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挑战。我们应以此为基础,不断完善金融政策,优化金融服务,为经济的持续繁荣奠定坚实的基础。


金融号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金融号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用户违规操作举报电话:86-10-68060420,举报邮箱:zgjrw2010@126.com。
相关机构: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友情链接
72小时点击排行
一周点击排行
备案 京ICP备07028173号-1
Copyright 2002-2020 financeu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金网投(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资产控股:亚洲金控投资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