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号

银行信贷领域的腐败已成金融腐败的最大病因
中国金融网 2025年2月18日 08:14:07  阅读量:38763

中国金融网首席金融观察员 金钟  中国金融网版权图片

在我国金融领域稳健发展的进程中,反腐败工作始终是维护金融秩序的关键防线。近年来,金融领域反腐败力度持续加大,尤其是银行系统,已然成为反腐工作的重点关注对象。根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公开消息,2024 年以来,银行系统被查处干部覆盖范围极广,从农商行、城商行到大型国有银行、政策性银行等各类金融机构均有涉及。据不完全统计,2024 年金融业至少有 90 人接受审查调查,68 人受到党纪政务处分,其中银行业干部在接受调查的金融业干部中占比最高,达 68% ,且国有行干部在银行业中占比较大。对违法违纪金融业干部情况的词频分析显示,违规批贷、放贷等词汇频繁出现,这无疑揭示了银行信贷领域存在的严重腐败问题,已成为金融腐败的最大病因。

银行信贷领域腐败的严峻现状

银行信贷作为金融体系的核心业务之一,是资金流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然而,如今这一领域却深陷腐败泥沼。大量的调查数据表明,违规批贷、放贷现象屡禁不止,许多不符合贷款条件的企业和个人,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巨额贷款。这些违规行为不仅破坏了信贷市场的正常秩序,也使得银行资产质量面临严重威胁。从一些典型案例来看,某些银行高管利用职务之便,为特定企业大开绿灯,甚至不惜违反银行内部规定和国家金融法规,将巨额贷款发放给信用不良或不具备还款能力的企业,导致银行不良贷款率上升,资产损失惨重。

信贷领域腐败的深层成因

行贿成本与收益失衡:贷款业务涉及的金额巨大,一些企业和个人为获取贷款,不惜向银行高管行贿。而在实际操作中,对行贿行为的惩处相对较弱,行贿收益高但成本低。这使得行贿者有恃无恐,不断腐蚀拉拢银行干部,成为信贷领域腐败增量不断发生的重要诱因。据相关数据统计,同期行贿受贿案件查处数量差距较大,行贿行为未能得到有效遏制,从而形成了利益输送的恶性循环。

内部管理制度缺陷:部分银行在信贷领域的制度设计存在明显漏洞,制度交叉和规定空白并存,导致制度执行不到位。对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审查流于形式,谈心谈话缺乏实质性内容,员工行为管理松懈,警示教育浮于表面,对关键岗位廉政风险防控措施不力。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机制也存在疏漏,对客户信用评级和贷款质量把控不足,使得违规操作有机可乘。

监督责任落实不力:对银行 “一把手” 和 “关键少数” 的权力制约不足,监督机制未能有效发挥作用。一些银行党委班子集体决策机制形同虚设,个人或少数人就能决定 “三重一大” 事项,形成 “一言堂”。银行高管权力缺乏有效监督,长官意志常常代替制度执行,使得违规行为难以被及时发现和纠正。

腐败行为隐蔽复杂:银行信贷领域涉及专业金融技术判断,腐败行为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复杂性。一些内部腐败分子精通业务,熟悉信贷产品、政策和流程,他们打着 “金融创新” 的幌子,为企业提供 “量身定制” 的贷款服务,巧妙规避信贷制度约束,进行利益输送,使得监管难度大大增加。

信贷领域腐败的严重危害

银行资产损失与风险增加:违规批贷、放贷直接导致银行不良贷款增多,资产质量下降。大量资金无法按时收回,银行不仅面临资金损失,还可能因流动性风险而陷入经营困境。一些银行因不良贷款率过高,不得不计提大量坏账准备金,严重影响了银行的盈利能力和资本充足率。

金融市场秩序紊乱:信贷领域的腐败破坏了金融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使得真正有资金需求且信用良好的企业难以获得贷款支持,而一些不符合条件的企业却能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资金,导致资源错配,影响了金融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

系统性金融风险隐患:当信贷领域的腐败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可能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其风险具有传导性和扩散性。一旦银行出现大规模不良资产,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危及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甚至对实体经济造成严重冲击。

治理信贷领域腐败的有效举措

严惩行贿行为:行贿是信贷领域腐败的源头,必须加大对行贿企业和个人的惩处力度。将行贿受贿一起查,建立完善追赃和追缴不正当利益的制度机制,提高行贿成本,从源头上遏制腐败行为的发生。

完善内部管理:加强银行内部权力制衡和监督,建立科学合理的授信审批流程、风险管理制度和内部审计机制。推动完善 “分级、分权、规避、制衡” 的授信审批机制,健全信贷制度体系、合规管理体系和违规问责体系,形成长效治理机制。

强化外部监督:监管部门要加大对银行机构信贷领域的检查力度,对违法违纪行为及时查处,形成强大威慑力。加强与纪检监察机关的协作配合,共同打击信贷领域的腐败行为,形成监督合力。

加强思想教育:高度重视银行从业者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开展法治教育、廉政教育、警示教育等活动,提高其法治素养和廉洁自律意识,筑牢思想防线,自觉抵制利益诱惑。

银行信贷领域的腐败问题已成为金融腐败的最大病因,严重威胁着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只有深刻认识其现状、成因和危害,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治理措施,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维护金融市场的公平正义和稳定秩序,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金融保障。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友情链接
72小时点击排行
一周点击排行
备案 京ICP备07028173号-1
Copyright 2002-2020 financeu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金网投(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资产控股:亚洲金控投资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