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微摄
“最近来咨询银行理财的客户多了起来,有的客户踩了最近的诺亚财富的‘雷’,也有人踩了涉及哈工大集团的资管计划的‘雷’。”一位国有大行江苏某分行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还有人是因为看了某城商行被接管的新闻,家门口就有的上市农商行的理财产品也不敢买了,还是觉得大行比较值得信任。”
资管新规之后,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银行的理财子公司已相继开业,“全能牌照”选手与中小银行,特别是没有实力设立理财子公司的城商行、农商行拉开差距。强者恒强,弱者愈弱似乎成为近期的大势。
大行已经在分食中小银行“最后的晚餐”了吗?头部效应开始发挥作用了吗?
“1元起投”搅动市场
目前,理财子公司抢人的最佳法宝是“0门槛起投”。
去年9月银保监会发布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将公募理财产品的销售起点从5万元下调到1万元。但去年12月公布的《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理财子公司不再设产品销售起点,与公募基金站在了同一起跑线。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走访中发现,这类零门槛产品已经赫然出现在了银行网点。
在工商银行网点的终端一体机上,记者发现了两只占据显要位置力推的固定收益型理财产品“鑫得利恒鑫”系列,封闭期较长,分别是715天和1080天,对应的业绩比较基准为4.5%和4.7%。这两款产品均为净值型理财,风险水平标注为PR2,仅高于结构性存款。
“因为前期P2P产品的问题,现在更多客户倾向于稳健型的理财产品。目前非保本的产品卖得还不错,而且也基本能达到预期收益。”工行的网点人员表示,目前净值型理财也没有发生过任何亏损。
“私人银行客户近期出现了回流。”一位国有大行在华东某县级市支行行长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原因在于当地很多高净值客户都是白手起家,并不在意资产能升值多少,而更加关注的是安全性。外面的理财公司最高能给10%的年化利率,但这几年的情况是,资产端单一项目投入集中度过高,本息全无的案例太多了,客户不愿冒伤筋动骨的风险。”
不过理财子公司尚处于开业之初,产品还较少,有些“1元起投”产品期限较长,无法给银行带来客源的迅猛增长。
一位大行理财子公司负责人对记者表示:“近期有客户回流,但是总体比较平稳,增幅不大。”
中小银行亦有“爆款”
通常大行理财产品的收益水平相对中小银行较低,虽然上述“1元起投”产品的利率超过4.5%,但绝大多数固收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在3%-4%之间。但是近期股份行、城商行的收益明显增高,这是此类银行一直以来揽储的“杀手锏”。
大连银行某沪上网点人员向记者介绍了几款理财产品,无论是封闭式还是开放式,业绩比较基准基本都在4%以上。“有4款半年、一年期的产品已经售罄,想要购买必须早上8点半来网点才有机会。或者9点钟在手机APP上拼手速。”
虽然该银行也有T+1净值型产品,但放在宣传册最下方,而且7日年化收益仅为3.9%,并不起眼,理财经理也没有特别推荐。
一位上海银行的理财经理表示:“目前很多客户都已经接受了非保本理财的概念,部分热销的低风险产品利率在4.23%,每周一开卖半天就可以卖完。”
一位中信银行的理财销售表示:“不少客户今年以来从投资股票转为银行理财客户,光是我手上近期就多了300万元左右的单子。”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观察,虽然银保监会要求理财产品不可承诺保本保息,但在实操中,理财经理虽然并未直接承诺产品没有风险,但会以过往业绩说话,表示“产品未出现过亏损”。
有家城商行的销售就表示:“非保本其实也是稳定的收益,都能拿到预期收益,一直都没有过出现亏损的状况。”
另一家城商行理财经理表示:“我们支行成立十多年以来,都是兑付的,按照合同规定本息出现亏损的情况至今没出现过。但现在监管不倡导刚性兑付,我只能跟客户说产品有风险,如果承受不了,就只能考虑国债、存款。还有我们一款保本理财,但前提是,收益还没有定期存款高。”
在走访中,仅中信银行的理财经理对记者表示,一款100万元起购的私人银行净值型理财产品,曾经出现过亏损。
整体而言,虽然有客户从中小银行回流大行的趋势,但还“不成气候”。中小银行依靠价格差和积淀的老客户,还时常有抢手的产品。
然而,上述国有大行理财子公司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未来全国的银行预计总共只有200家存在资管业务,大部分表内表外规模较小的城商行、农商行可能被洗牌出局。“资管规模500亿元是一个盈亏平衡点,否则支撑不起IT、投研和运营,未来很多城农商行都当不了‘全能选手’,但是转型钻研产品销售,实现渠道价值,或者做某个细分行业的精品理财,还是有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