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两年多的科普,大家也越来越认同ETF基金了。
很多新朋友还是不太了解,另外ETF品种目前是越来越丰富,除了我经常给大家安利的300ETF,其实还有很多行业ETF。
下面是我最新更新的表格,大家自行保存
主要分两类:
一类是指数ETF
比如50ETF,是跟踪上证50指数;300ETF是跟踪沪深300指数,500ETF跟踪的是中证500指数。
做指数一般就是这三种最主流,流动性也好。当然还有中小板ETF,和创业板ETF,但需要做预判,难度不小,不太适合普通玩家。
这三个指数ETF的区别是什么呢?
上证50和沪深300的成分股票以大盘白马蓝筹股为主,上证50银行股比较多,其实300ETF+银行ETF,效果和50ETF也差不多。而中证500的成分则多为中小盘为主。
拉长看,300ETF最接近市场平均水平,如果追求较长的定投,自然首先300ETF,这种比较轻松。
但如果要追求更高的收益,那需要做些判断,比如16和17年显然是上证50表现最好,代表中小盘的中证500表现很差。
所以选择50ETF还是500ETF 需要对市场风格做些预判,错了的话肯定会郁闷。
当然,如果自己认为有一定的交易基础,可以做组合的,比如看好市场分化,也可以300ETF+500ETF的组合形式。
另外新加了个创蓝筹ETF,这是华夏基金编制的,有50只个股,代表核心资产和成长性科技主线,比如创蓝筹集人工智能、传媒影视文化、互联网金融、芯片等龙头性品种。
市值前十的是:
二类是行业ETF
选的都是比较热门的,比如接下来让大家继续关注科技股,5G,新能源,那就卖这些行业的ETF。
投资方法:
1、ETF和交易股票一样,可以用股票账户买,直接输入代码,没有印花税。
2、可以当作股票,而且不用担心暴雷,非常利于炒股心态,个股不确定因素太多,原理就是巴菲特的,不要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
投资策略:
首先资金管理,银行存款:
你目前现金一部分是放银行或者余额宝吃利息的。
这部分,建议是做定投,300ETF,但周期1-3年,根据资金情况,太短和太长都不好。
为什么不定投行业,因为行业需要对行业有深度挖掘能力,而且没有太大的参照,一旦遇到大盘走的好,但是选的行业ETF表现弱,容易影响心态,还有常见的现象是,指数一旦走上升趋势,各个板块会做轮动和接力,所以卖出要参考指数的话,容易滞后和过山车。
大盘相对稳定,好判断。
股票账户:
股票账户也可以做定投,但是做好资金规划。
通常是中线+短线的结合
中线策略:就是所谓波段。
一是配置指数ETF,结合我趋势表中的中期方向来做,效果会不错的。周期1-6个月。
可以直接买,也可以分三次定投建仓。
行业ETF,比较主流的是券商,通常是大盘企稳后,是个方向。
还有今年的几条主线,科技ETF,创蓝筹ETF,消费ETF,医药ETF,这些需要再低估的时候介入,最好能出现周线进场节奏点。
二是短线:
短线买这些也可以,反正当成股票,但其实做过交易的人就知道,短线做多好的,一定是短线模式很成熟,二用指数ETF和行业ETF做短线,基本很难符合选股模式。二股票因为标的多,可供选择的范围就大。所以本人不太喜欢,这个需要根据个人喜好和现状来。
补充:
如果定位做中长线,比较好的办法是定投和分批建仓,当然在下跌末期,也就是经历过周线级别下跌时候,出现企稳形态后买最好。
短线的话,可以当初股票直接买,前提是符合买点要求,且必须设好止盈止损。
ETF最大的优点是省去了选股麻烦,按收益来排是这样的:
优质的股票 > 优质的行业指数 > 沪深300指数 > 所有上市公司
所以关键是大家要做琢磨出一种适合自己的策略,然后坚持的做。
大盘没太多要补充的,这几天也说的比较多了,上证终于结束了八连阳,表明短期调整意愿加强,所以权衡利弊的结果就是依然等回调,主动去等买点比被动要强,毕竟也没到要否定之前的策略的地步。
最后说下,早上讨论比较多的关于新增病例的消息,今天一早,看到最新疫情数据:2020年2月12日0时-24时,全省新增新冠肺炎病例14840例(含临床诊断病例13332例),一看吓一跳,以为多了个0。
我看朋友圈和微信群都是很惊慌的。
解释一下,这次的新增病例包括临床诊断病例和核酸确诊病例,之前公布的新增病例都是核酸确诊病例。
也就是说,以前确诊经过核酸检测才算确诊,因为很多临床病例的症状符合新冠肺炎特征的,但是核算结果又不是,导致大量的病例只能在家隔离得不到救治,现在,临床病例也纳入统计。
所以这不是坏事,重视临床诊断,可以让更多还来不及没经过核酸检测确诊的患者确诊,能有效缓解之前确诊难的问题,使得这些人能更快享受治疗。
网上有人做了形象比喻:这次等于表外转表内,就是疑似转出新增,相当于商誉减值,一次性计提。
人才啊!
文中任何观点和建议不构成对证券买卖投资建议。在任何情况下,和众汇富不对任何投资做出任何形式的担保或承诺。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