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戏,戏如人生’,老师放映《夫妻双双把家还》《刘三姐》等经典曲段以及相声、小品等节目,并现场讲解,让学员在轻松欢快的气氛中感受戏曲艺术的美妙,体会不同人生。”11月9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忻城县城南社区(异地扶贫搬迁点),“文旅合伙人”——“心诚”文化志愿服务队来到这里举行文艺进社区培训班,戏曲爱好者、搬迁户李小艳如是说。
今年以来,忻城县组织启动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 ·文艺下乡”主题实践活动30多场,文艺工作者更是深入村屯,深入基层,为百姓献艺,向生活学习,锤炼作风意志,提升创作水平,成为助力乡村振兴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忻城县民族小学开展“非遗一一小马仔”进校园活动上向小学生传授“小马仔”制作技艺
近几年,在来宾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的支持下,金秀县六巷乡依托原始的生态环境、独特的风俗等资源,大力发展民族艺术。2011年,六巷乡坳瑶同胞祭祀盘王的舞蹈黄泥鼓舞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1年,六巷乡被文旅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文化志愿者把文艺送下乡、进到户,不仅满足了群众对精神文化美好生活的需求,也促进了民族团结和社会精神文明建设。”金秀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覃玲玲认为,推动少数民族文化建设,文化志愿者功不可没。
金秀六巷乡,志愿者在辅导黄泥鼓舞
在象州,文化志愿服务队将“文化送上门”助推了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维护社会大局稳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模式。
“现在歌声、舞曲声代替了以前麻将声,人民群众文明程度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度提升。”象州县政法委书记韦建红说。
近年来,来宾市始终坚持致力于满足广大群众不断上涨的精神文化需求,积极加强文化建设工作,文化志愿服务工作得到较快发展。今年以来,来宾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组织市群众艺术馆党员文化志愿服务队,深入来宾市45所少数民族乡村学校、社区、村屯,开展系列志愿服务活动100多场次。
据统计,截至2021年10月底,来宾全市各类文化志愿服务队近800多支,成员近1万人,他们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演出形式,提高了广大文艺爱好者的文艺素养,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了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来宾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廖燕玲表示,下一步,该市将持续围绕群众所需所求,深化公共文化服务体制机制改革,让群众享受更多“上门”服务,以文化振兴助推乡村振兴。(宾阳、莫远征)
(图片由来宾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