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网首席金融观察员 金证
新年的钟声刚刚敲响,证券市场便迎来监管的 “紧箍咒”,2025 年伊始,强烈的信号已然释放:这一年,依旧是证券业的 “强监管年”。
开年之际,监管的 “达摩克利斯之剑” 高悬,多份监管函如疾风骤雨般纷至沓来。1 月 3 日,堪称监管行动的 “大爆发日”,安徽证监局、深圳证监局、北京证监局、山西证监局等多地监管部门协同发力,一日之内祭出 9 份监管函,国都证券、中山证券等多家券商及其旗下分公司、营业部,还有众多证券从业人员,纷纷因各类违规情形被推至聚光灯下。
聚焦当日细节,浙江证监局率先 “亮剑”,华泰联合证券在债券发行人受托管理工作上暴露出重大漏洞,对发行人募集资金专户管理及使用监督不力,持续督导职责形同虚设,未能勤勉尽责,监管果断对其出具警示函,敲响行业警钟。安徽证监局也毫不手软,万和证券安徽分公司因企业微信管理混乱,让外部人员混入员工队伍建群荐股,时任负责人戎本翔难辞其咎,一同被警示;华安证券合肥高新区证券营业部更是乱象丛生,员工竟长期在办公场所电脑代客理财下单,营业部及负责人李杰双双 “中招”,警示函成为他们必须直面的惩戒。
再看山西、深圳、北京等地证监局动作,同样直击要害。山西证监局揪出朱仁来在华源证券山西分公司从业期间的违规操作 “黑幕”,从违规操作客户账户,到提供科创板知识测评答案作弊,再到设备报备不全,种种行径严重违反职业操守;国金证券、招商证券原员工苏宝亮,中山证券谭睿等人,则因违规炒股这一证券业 “顽疾” 被深圳证监局盯上,苏宝亮为此付出罚没 222.04 万元的沉重代价,谭睿也被罚款 4.5 万元;国都证券高管杨江权更是 “知法犯法”,违法持有股票,不仅自身被罚 15 万元,还牵出公司对从业人员投资行为管理制度缺失、内部管理混乱问题,国都证券也被警示。
回首刚刚过去的 2024 年,监管成绩单同样醒目。据 Wind 不完全统计,全年中国证监会及各地证监局、沪深交易所等相关部门火力全开,累计对 85 家券商及旗下员工 “点名” 高达 580 次,全方位清查证券业违规死角。中信建投证券以 42 次 “上榜” 成为 2024 年被 “关照” 最多的券商,海通证券 39 次紧随其后,中信证券、中国银河证券等一众头部机构也均超 20 次被 “点名”,无一不在警示着行业违规行为无处遁形。
从处置手段来看,监管函 “武器库” 丰富多样,警示函、行政处罚、责令改正、监管谈话等多管齐下。中信证券、海通证券因违规转让股票,分别被罚没 2516.07 万元、776.44 万元,成为券商机构罚款 “重灾区”;东吴证券也深陷保荐业务违规泥沼,国美通讯、紫鑫药业项目问题频出,累计被罚没 1506.44 万元,员工也连带受罚。个人违规方面,长城证券原副总裁韩飞违规炒股,被重罚 1.17 亿元,招商证券旗下 63 名员工违规炒股合计罚没 8173 万元,北京证监局点名 20 人违规炒股并警示,一桩桩案例令人触目惊心。
中国金融网董事长何世红一语中的,2025 年开年罚单延续 2024 年强监管态势,绝非偶然。这背后是监管部门对证券市场公平、透明 “净土” 的执着坚守,是对投资者利益的坚定捍卫。在违规炒股这一 “重灾区” 持续发力,彰显监管常态化、系统化整治决心。一方面,高强度监管能有效遏制证券从业人员利用信息优势、职务之便谋取私利,净化市场生态,让投资决策回归理性基本面分析,而非被内幕交易、操纵股价等乱象扭曲;另一方面,对券商内控、保荐业务等多环节严格把控,促使券商提升专业服务质量,为企业融资、投资者资产配置搭建稳健桥梁,保障证券市场作为经济 “晴雨表” 功能正常发挥,助力资本市场行稳致远,开启 2025 年证券业合规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