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号

监管对西南证券、民生证券、中泰证券发出警示
中国金融网 2025年2月17日 07:42:34  阅读量:49391

中国金融网首席金融观察员 金钟

在金融市场的严密监管大网下,任何违规行为都难以遁形。2025 年 2 月 14 日,证监会的一则披露,如巨石投入平静湖面,在证券行业激起千层浪,西南证券、民生证券、中泰证券因债券类业务违规被 “点名”,引发广泛关注。

先看这三家券商在债券业务上的 “违规账单”。从业务数据层面,2024 年中泰证券债券承销只数 765 只,承销金额约 2149.43 亿元,排名第 17 位 ;民生证券、西南证券债券承销数量分别为 120 只、37 只,承销金额分别为 313.54 亿元,172.50 亿元,分别排在第 42 位、第 56 位。但在光鲜的业务数据背后,是多项违规行为。

中泰证券在部分债券项目中,对可能影响发行人偿债能力的财务会计信息核查分析不足,尽职调查工作存在漏洞,这无疑是在债券发行的源头埋下隐患。发行承销环节,部分债券项目关联方认购情况核查不充分,簿记现场管理混乱,甚至存在违反公平竞争的行为,严重扰乱市场秩序。受托管理履职不到位,未能有效督促发行人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在银行间债券市场项目中,工作人员执业行为也未得到严格规范。

西南证券对个别公司债券项目合规内控把关不严,差错频出、立项不规范,内控体系如同虚设。在受托管理方面,对发行人募集资金使用监督不力,信息披露督导也存在缺失。个别公司债券及资产证券化项目尽职调查敷衍,未能深入挖掘潜在风险。

民生证券债券类业务内部控制不完善,个别项目质控内核意见跟踪落实不到位,内部管理混乱。承销尽调时,对影响发行人偿债能力的事项关注核查不足,受托管理中,对存续期影响发行人偿债能力事项未能及时督促信息披露。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这三家券商首次因债券业务违规被 “点名”。2024 年,中泰证券因对格力地产存货跌价情况分析核查不严谨被责令改正;西南证券因未严格履行对发行人募集资金监督义务被上交所书面警示;2023 年,民生证券因债券承销尽职调查不充分等问题被上交所书面警示。频繁违规,反映出其在合规意识和内部管理上存在顽疾。

从行业整体监管趋势来看,近年来监管持续趋严。2024 年证监系统及交易所针对券商开出的罚单超 380 张,其中投行业务罚单超 160 张,占比超四成。截至 2025 年,已有 25 家券商收到监管罚单,超 10 家涉及投行业务违规。自 2024 年下半年以来,多家券商因债券类业务违规被处罚,中原证券、开源证券甚至被暂停债券承销业务 6 个月。

2024 年新 “国九条” 发布后,监管部门多管齐下,从现场监管、业务督导、执业清单管理、内控廉洁从业到中介机构收费等多方面加强对投行的监管。这一系列举措旨在压实中介机构 “看门人” 责任,维护资本市场秩序。

业内人士指出,投行罚单增多与监管要求提升、现场检查力度加大以及压实中介机构职责等政策调整密切相关。处罚原因多集中在发行信息披露不规范、尽职调查把关不严、质控风险识别不足等。短期内,严监管会让投行经营面临阵痛,业务开展受限、声誉受损、人才流失等问题接踵而至。但从长远来看,这是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必经之路。通过加强监管,能倒逼投行提升执业能力,深入研究行业和企业,提供更精准的服务;完善内控质量,优化内部流程和制度;提高合规水平,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

此次西南证券、民生证券、中泰证券被监管警示,是对整个证券行业的一次有力提醒。合规经营是券商生存发展的基石,只有筑牢这一基石,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严格的监管环境中稳健前行,真正发挥资本市场中介机构的作用,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友情链接
72小时点击排行
一周点击排行
备案 京ICP备07028173号-1
Copyright 2002-2020 financeu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金网投(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资产控股:亚洲金控投资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