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事流芳”70个东莞故事
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
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之际,由东莞市政协指导,东莞公共外交协会与东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主办“莞事流芳”70个东莞故事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宣传活动,以此讴歌先烈先 贤 ,礼赞志士能人,传颂为祖国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人们,同时增强广大人民的自强意识和爱国情怀。
——编者
导读
何镜堂,男,汉族,无党派人士,1938年4月出生,广东东莞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杰出建筑学家和教育家,当代中国建筑学科的领军人物和公认的建筑大师,曾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和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以及首届“梁思成建筑奖”。
“中国馆之父”何镜堂
——华工第一位建筑硕士
1938年4月2日,何镜堂出生于广东东莞一个普通家庭,家境虽然一般,但家风却十分好,诚实、厚道、乐于助人这些千百年来朴素而深刻的道理在父母的影响下,早已根植在他的骨子里。这些品德对他后来的建筑生涯产生很深的影响。
地处珠江三角洲的东莞,河涌密布、水波荡漾,荔枝挂满枝头。年幼时,何镜堂经常背着画板跟着哥哥何成基到郊外写生,他用手中的五彩画笔画下东莞水乡的点点滴滴,这个爱好培养了他对艺术的兴趣和感觉。
平静而快乐的生活一直持续到高中。高中三年,何镜堂十分喜欢数理化,成绩名列前茅,画画这个兴趣并没有时间的推移而消退,反而变得愈加浓烈起来。喜欢数理化,又喜欢画画,大学到底读什么专业好呢?正当何镜堂犹豫不决时,老师的一句话让他茅塞顿开。“老师说建筑师是半个艺术家、半个科学家,正合我心意。”就这样,何镜堂内心的理想变得愈加清晰起来。1956年,何镜堂考入华南理工大学(原华南工学院)建筑学系。
1961年,成绩优异的何镜堂成为华工建筑学研究生,师从岭南建筑一代宗师夏世昌,攻读民用建筑专业。
读研究生时,何镜堂勤奋的故事一度成为华工的“励志传说”。1964年,何镜堂研究生毕业在即,为了准备好研究生毕业论文的资料,他去了一趟北京。到北京后,何镜堂找到一本与自己论文十分切题的英文书籍。当时不像现在一样,有便捷的复印设备,爱书心切的何镜堂当即决定把整本书抄写下来。在当时一个逼仄狭小的招待所里,何镜堂凭借着一瓶墨水,一支钢笔和一叠纸,坐在小板凳上,把床当作书桌,马不停蹄、昼夜不分地将这本厚厚的英文书抄录下来。细小的英文字,何镜堂却誊录地工工整整。这个普通而又鲜活的故事为何镜堂以后的成功埋下了深深的伏笔。
何镜堂的研究生导师夏世昌很讲究生活情趣,夏世昌强调因地制宜的建筑环境观、经济适用的建筑功能观、创新节能的建筑技术观,这给了何镜堂很大启发,对他的建筑观影响至深。“我也很热爱生活,只有热爱生活的建筑师,才能建造出让人乐于居住和满意的房子。”何镜堂说。
何镜堂的尺度感非常强,这也与导师的言传身教有关。上世纪60年代,他和导师调研苏州园林,没有皮尺,就学怎么用脚步测量,如何控制比例。“现在他在园子里走一圈,拿个手量量,步子跺跺,就能画出来,尺寸比例特别恰当。”既是华工师妹,又是建筑师的老伴李绮霞如此评价何镜堂。他们1970年结婚,相濡以沫。
何镜堂与夫人李绮霞研究设计深圳科学馆
—— 45岁前“一无所有”
1965年,27岁的何镜堂硕士毕业后被分配到湖北农村当了8个月农民,插秧割谷、挑粪砍柴,苦活重活样样干。劳动完躺在后山,望着青蓝的天,“没有了方向,不知道以后的人生要怎么过……”好在当时妻子生了第一个孩子,他算是找到了一个“支点”。
1973年,何镜堂被调到北京轻工业部设计院,主要设计厂房。业余,夫妇俩参加一些建筑绘画、小型铁路客站、农村住宅设计竞赛,拿到些二三等奖已是莫大鼓励。从27岁毕业到45岁,何镜堂的民用建筑梦一直被压在心头,无处施展。“45岁前,我一无所有,没有一个作品一个奖项一篇论文。”何镜堂不甘心。
改革开放后,国家提出“研究生归队”政策,他做了人生第一个重要决策——南下回“家”。
1983年,受成立不久的华工建筑设计院之邀,45岁的何镜堂全家四口从北京回到母校。“常说三十而立,我要五十而立了。”回首当时,何镜堂说,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不完美才是人生。
何镜堂清楚记得,自己是在1983年4月5日清明节那天回来的。原本学校答应给设计院安排4套住房,回来后才发现没地方住。一家四口先是住招待所,一个月后终于安置进14平方米的筒子楼,一住就是两年多。
机会悄然到来。回校第三天,听说深圳科学馆要竞标,只剩下三周时间,何镜堂雀跃!他一刻也没耽误,骑自行车赶去五山街,找到正在街头买安家用品的妻子,然后坐大巴到深圳考察地形,全心投入设计。两人在招待所走廊通宵达旦地奋战了20天。
他们将设计母题锁定为“八角形”,突破形体赋予个性,空间布置灵活多样。当天傍晚,他们就被告知“方案中选”了。这个被深圳人称为“八角楼”的科学馆因造型独特、技术先进,成为当时特区的地标建筑。
何镜堂回穗后的第一件作品一炮而响。该项目获国家优秀设计二等奖,他同时在《建筑学报》发表了第一篇论文。
此时,他给自己下了个死决定———“三到位”,做100个普通的设计,不如做一个精品,首先每个工程必须是精品;其次必须是优秀的设计,拿一个奖;再次必须总结提升,完成一篇学术论文并发表。“我所有工程都这样去做,全是教学、研究与实践相结合。”何镜堂这一传统延续至今,也成为华工设计院公认的“秘笈”。
—— 16年成为工程院院士
与自己同辈的人都出名了,而自己到了45岁才有了第一个代表作品。何镜堂要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
凭借着这股拼劲,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末,何镜堂积极参与及主持设计了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岭南画派纪念馆、大都会广场、中国市长大厦、华工逸夫科学馆、鸦片战争海战馆等多项工程,几乎每项都赢得国家级和部级奖励。其中,西汉南越王博物馆成为时代的杰作。
1997年,何镜堂被推举为建筑学院首任院长。199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为华工自己培养的第一位院士。2000年,何镜堂获中国建筑界最高奖———首届梁思成建筑奖。从1983到2000年,何镜堂实现了人生飞跃式的发展。“我又赶上来了,从一无所有,用了16年时间成长为院士。”
成为院士,步入花甲之年的何镜堂没有停歇,他从零开始,再上征途。华工建筑设计院承接了全国各地的200多个大学校园规划和设计作品,何镜堂主持的校园设计就超过100个。团队的建筑作品已基本覆盖全国各省市区,获省部级以上的项目设计奖项300项。
1999年浙江大学在全国率先实行改革,为并校扩招在全国征集设计方案。何镜堂带领研究生从100多个方案中胜出,顺利完成当年国内最大的校园规划设计项目。这是何镜堂“进军”校园建筑的第一炮。
此后,他完成了包括澳门大学横琴校区、重庆理工大学虎溪校区、浙江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大学城校区、江南大学、重庆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上海大学等一大批大学规划及设计,多个作品获国家和教育部优秀设计奖,华工逸夫人文馆还获得国家优秀设计奖。
何镜堂被誉为“校园建筑设计掌门人”。他的校园设计特色鲜明:空间环境人文化、生态化;空间布局社会化、开放化;校园建筑组团化、网络化。
同时,2002年,何镜堂创立了“两观(整体观、可持续发展观)”、“三性(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的建筑理论。通俗说,即一个建筑必须与当地的环境、文化、人文结合起来。“在山边搞建筑,我就依山而建;在水边搞建筑,我就依水而建,不是千篇一律。”在他看来,这是个“万能方式”,如果建筑师真正理解和综合运用,就能创作出有特色的建筑。
何镜堂与中国馆
——红色中国馆
在自己众多建筑作品中,何镜堂最喜欢的两个,一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一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
这两个建筑设计,一个代表了中国的悲怆年代,一个表现了中国走向富强。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竞标过程,何镜堂依然记忆犹新。当时344个设计方案中,只有他一个院士牵头做。有人劝他不要和年轻人竞争,他没有这方面顾忌。“胜败乃兵家常事,院士也可在竞争中获得更大提高。”70岁的他反复改稿,亲自陈述。对于给中国馆穿“红衣裳”的经历,他记忆深刻。
“中国馆的红色,历时10个月才挑出来。其实它不是一种红,是4种不同的红,越往下越浅。当时美学专家提出,如此大面积的红容易产生视觉色差。”为了达到最好的红,从材料到纹理到色调,不同方位、不同明度、远近观看的不同效果,多次甄选,轮番比配,统一和谐的“红衣服”终于穿好了。
中国馆
“东方之冠”的横空出世,成为何镜堂的扛鼎之作,更向世界传达了“中国特色,时代精神”。当然,中国馆自设计方案出台之日起就有争议。何镜堂选择了将评判留给时间。
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上,何镜堂着力营造一个纪念性的场所精神。在外观造型、内部空间设计、外部环境设计上都围绕这一主题。历史与现实,战争与和平,死亡与生机,残酷与美好,在两极之间转换拉伸,建筑用它的分寸、简练与斩截表达穿透人心的力量。此后,该扩建工程获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等众多重要奖项。
建筑设计大师孟建民认为,这个作品应是代表中国建筑师走向原创的一个重要标志。
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纪念馆之“苍天有眼”
—— 人生80,依然在路上
2018年何镜堂80岁了,仍奔走于各个建筑设计机构与工地之间。今年他在全国各地飞行了100多次。
何镜堂先后培养硕士研究生75人,博士研究生80人。其中涌现出包括倪阳、冼剑雄、汤朝晖、王绍森等一大批在广东乃至全国建筑界有影响力的中青年建筑师。
在学生和同事眼里,何镜堂是建筑超人,是“工作狂”。“他对建筑的热情和付出,让我们特别感佩。”博士生及助理陈思翰说。常有人问起何镜堂80高龄依旧精神饱满的“保养秘诀”,他总是笑称“工作是我最大的秘诀,与年轻人在一起满怀激情地投入工作让我变得更年轻。”
何镜堂待人温厚谦和,尊重每个人,从不断然否定学生的创意。他常鼓励学生,不要怕输,输多了会赢。有时学生十几个方案讲完,他十多分钟就提炼总结了,“我擅长综合要点,提炼方向,这是我的能力。”
学建筑先学做人,是他的十条金句之首。他反复说,建筑师必须尊重体谅人,取长补短,有团队合作意识,群策群力才能做出精品。
何镜堂今年80多岁了,仍奔走于各建筑设计机构与工地之间,也是少数至今还活跃在一线的年长一辈建筑大师。
在他看来,一个人的成长始终与国家共命运,与时代同呼吸。 生于上世纪30年代,60年代成为华工第一位建筑学硕士,何镜堂见证了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社会的巨变。他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获建筑创作大奖最多的人。
(本文作者:贺蓓)
链接:
何镜堂设计作品(部分)
奥运会摔跤馆
奥运会羽毛球馆
广州国际会议展览中心
“莞事流芳”70个东莞故事
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
指导单位:东莞市政协
主办单位:东莞公共外交协会、东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协办单位:东莞市作家协会、东莞市朗诵艺术家协会
声明:本文旨在传颂为祖国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人们,属于社会公益传播行为。部分选用的图片或引述的文字来源于互联网,仅作为相应内容的链接和印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在此一并向为本文作出贡献的人士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