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号

《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增刊专栏 | ⑦​推进LPR改革比完善FTP要先行
金融观察 2020年9月18日 16:48:52  阅读量:60510

        有观点认为利率市场化改革要先完善银行内部转移定价(FTP),再推动贷款利率市场化,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首先,在银行信用货币制度下,银行通过资产扩张创造存款货币,贷款利率影响存款利率。按照经济增长理论中的黄金法则,均衡的贷款实际利率(贷款的名义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应等于资本的边际回报率,也就是与经济增长率接近。因此,贷款利率的均衡水平实际上主要由经济基本面决定,在贷款利率确定后,银行再通过信用货币创造和市场竞争形成均衡的存款利率水平。

        根据贷款利率形成的基本原理,即使存款利率未出现变化,经济基本面的变化和央行的货币政策调控都能引导银行调整贷款利率水平。实际情况也充分印证了这一原理。2015年10月以来,存贷款基准利率均未作调整,银行的存款利率水平变化也较小,但在此过程中,银行的贷款利率水平变化显然要更大一些。

        其次,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本质是让市场在利率形成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其中培育健全市场化的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至关重要。银行建立完善FTP体系,有助于提升其自主定价能力,从而助推利率市场化改革。但在当前中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下,如果不改变贷款利率的形成机制,仅靠完善FTP定价体系难以实现贷款利率的市场化定价,也无法解决利率双轨问题。

        这是因为,相比FTP,LPR对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第一,LPR更具权威性。LPR是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交易中心计算并公布的,是重要的公共品,有较强的外部性,更容易被客户接受。FTP只是银行内部指导其业务部门或分支行定价的工具,具有一行一价的特性,不具有普适性,既难以向客户说明具体计算方式,也难以获得客户的普遍认可,无法作为供市场参考的定价基准。第二,LPR更便于运用。LPR是报价行按MLF利率加点形成的方式报出的,银行可以直接参考定价。而FTP中只包含了银行的资金成本,并未考虑市场供求等其他因素。银行在实际发放贷款过程中,除了参考FTP之外,还要综合考虑市场需求、预期损失、税收成本、资本成本等因素来确定贷款定价。第三,LPR可以为中小银行提供定价基准。中国目前有4000多家银行,绝大多数都是立足本地经营的城商行、农商行、农信社和村镇银行,这些中小银行大多不具备独立定价能力,有的没有建立FTP,有的即使有FTP也是参考公信力较强的市场基准利率形成的。这些银行过去主要以贷款基准利率为参考定价,LPR可以为这些中小银行提供更加市场化的定价基准。

        改革完善LPR形成机制,明确要求银行贷款参考LPR定价,增强了银行贷款利率定价的市场化程度。在推进贷款利率“两轨合一轨”的同时,也有利于推动银行加快整合内部定价机制,实现FTP的并轨。在LPR改革取得重要进展的前提下,再完善银行的FTP机制,要求银行将LPR内嵌到FTP中,从而进一步疏通银行内部利率传导渠道。科学的顺序保证了改革的顺利推进。


金融号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金融号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用户违规操作举报电话:86-10-68060420,举报邮箱:zgjrw2010@126.com。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友情链接
72小时点击排行
一周点击排行
备案 京ICP备07028173号-1
Copyright 2002-2020 financeu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金网投(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资产控股:亚洲金控投资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