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商人潘石屹的退休路并不顺利。
8月6日,SOHO中国公告称,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已根据《中国反垄断法》正式对公司提交的要约收购进行立案审查。
两个月前,SOHO中国官宣称,黑石发出全面收购要约投资SOHO中国,以取得SOHO中国的控股权。交易完成后,SOHO中国现有控股股东将保留9%的股权,将继续在港交所上市。
彼时,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通过其微博转发了这条消息。
9%股权,尽管从公司法的角度看,SOHO中国和潘石屹还有关系,但如果从商业的角度看,它已经不属于潘石屹。如果交易顺利,不久后潘石屹将“套现”离场。
目前,SOHO中国和黑石集团的这笔236亿港元交易由市场监管总局立案审查,能否最终达成的变数陡增。
“套现”离场未成 交易被立案审查
SOHO中国曾发布公告称,假设要约以每股股份5港元的要约价获全数接纳,要约的最高现金代价约为236.57亿港元。5港元/股的要约价格,相比SOHO中国目前3.8港元/股的股价,有着19%的溢价。
虽然跟之前所传报价有差距,但对于持有人而言,如果交易成功也是收获颇丰,潘石屹张欣夫妇或将在交易中“套现”超百亿港元。
随着这场交易被立案的事实确立,潘石屹夫妇的“套现”之路出现变数。
有市场观点认为,黑石集团收购SOHO中国被立案审查,也并不排除交易“凉凉”的可能性;也有观点认为,交易被立案审查是市场监管总局对于收购所启动的正常程序,并不是反垄断调查。
一般而言,绝大多数收购案经审查后会得到批准,少数会附加限制性条件,极少数则会被禁止。相关资料显示,从反垄断法实施至今13年,经营者计划申报后附加限制条件的总共50例,禁止的只有3例。
来自北京知识产权法研究会竞争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魏士廪就指出,此处的立案审查是一个中性词,指监管方收到申报资料后开始正式审查,这是大宗并购交易中的正常步骤。反垄断审查的简易程序为30天,普通程序为180天。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反垄断局的官网上,简易程序没有公布这个案件,说明该案是以普通程序受理的。
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依法立案审查,且审查周期最长可能不会超过180天。虽然审查属于交易中的正常流程,不过也有业内人士判断,SOHO中国与黑石的收购案后续可能并不会一帆风顺。
一场交易面临各种风险,市场风险、政策风险、法律风险等。在房地产监管趋严的大环境之下,SOHO中国的外资收购案更显得敏感与充满不确定性。
不看好行业 潘石屹7年变卖资产路
作为地产商的潘石屹近年来一直不看好地产行业。
与自己的好友王石一样,潘石屹也不爱地产商人这个称呼。近年来,更是鲜少以地产商人亮相。
与此同时,潘石屹在多个场合表达对房地产行业的不看好。
2010年,潘石屹表示“土地比房子贵,房价如果一直维持不现实。”
2013年,潘石屹评论不动产登记“是好政策,如果今年实施,房价马上会跌。”
2014年,潘石屹表示“中国房地产是泰坦尼克号,就要撞到冰山”。
2015年,潘石屹预言房价还要降,并呼吁年轻人不要买房。
2018年,潘石屹曾在其微博发文直言,房地产市场一天比一天畸形,有些地方已经违背基本常识。
潘石屹是一个知行合一的人。在不看好房地产的同时,从2014年起,也开启“卖卖卖”模式,从非核心资产到核心资产都被搬上货架出售,最后就剩北京、上海的“八大金刚”,累计出货超300亿元。直至今日,SOHO中国出让控股权。
早在2017年,潘石屹已经公开表示想要金盆洗手,“我现在金盆洗手了,所有房地产的事情都不谈,只谈摄影和写作”。潘石屹在微博也逐渐不再发声,仅半年内容可见的微博账号失去了以往的活跃度。
如今再想抽身而退,潘石屹很难保持潇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