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号

银行家们从金融大佬的思想碰撞里感受到了什么?
金融发布 2024年10月28日 09:11:36  阅读量:60729

中国金融网 | 大河

2024年10月26日至27日,全球财富管理论坛在上海苏河湾召开,汇聚了世界各地的金融领袖与专家。在这次会议上,来自不同领域的金融大佬们围绕全球发展和金融合作的未来进行了深入探讨,分享了各自的见解与经验。对于银行家们来说,这不仅是一次思想的碰撞,更是对未来金融发展方向的重要启示。

世界银行常务副行长张文才在会议上强调了全球发展融资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应对气候危机、粮食安全及疫后复苏等紧迫问题时。他提到,全球发展融资的重构需要多边开发银行发挥关键作用,通过提供可负担的长期贷款和技术支持,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这一观点引发了银行家们的深思,尤其是在当今全球经济面临多重挑战的背景下,如何找到有效的融资方式变得尤为重要。

原中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指出,金融开放是建设金融强国的内在要求。在全球化的时代,金融不仅是连接世界经济的纽带,更是推动共同发展的重要力量。他提到,中国在金融开放过程中,吸引了海外合格战略投资者,并借此引入了先进的技术和经验。这一过程不仅丰富了中国金融市场的内涵,也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借鉴的经验。

尚福林还提到的“五篇大文章”,即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和数字金融,构成了中国金融发展的重要内容。这些领域的开放与合作,不仅为中国金融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全球金融合作提供了新的机遇。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行长金立群的发言同样引人注目。他介绍了亚投行在过去几年中取得的成就,从2016年成立时的57个创始成员国增加到如今的110个,显示出其开放包容的合作新范式对全球合作的吸引力。此外,亚投行在气候融资方面的努力,2023年年度气候融资占比已超过60%,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些数据不仅展示了亚投行的影响力,也为银行家们探讨如何通过基础设施投资促进经济增长提供了重要参考。

中国财政部原部长楼继伟则从宏观经济角度,分析了中国经济在全球挑战中的表现。他指出,中国在过去十年中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稳定在30%左右,同时推动了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这一过程并非一帆风顺,面对人口老龄化、双碳目标等挑战,中国经济需要一个深刻的转变过程。楼继伟强调,中央政府的政策导向将是推动这一转变的关键,银行家们在此过程中应当关注政策变化带来的机遇。

中国进出口银行副行长杨东宁提到,作为支持国际经济合作的官方机构,进出口银行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推动全球南方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展现了金融机构在促进发展中的作用。他强调,未来将继续深化多边金融合作,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朝着更加公正的方向发展。这一战略不仅为银行家们提供了新的合作思路,也为国际金融合作指明了方向。

工商银行副行长张守川指出,金融行业的首要任务是适应变化,尤其是在经济周期的波动中。他提到,金融的跨时空、跨周期资源配置能力使其能够平抑市场波动,支持整个经济的稳定。这一观点提醒银行家们,在制定战略时需关注政策调控与市场动态的互动,利用自身的资源配置能力,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与张守川的看法相呼应,建设银行副行长李建江强调了技术创新的重要性。他指出,金融机构应主动支持科技改造与绿色技术提升。这种对创新的重视不仅是金融行业应对外部挑战的必要手段,也是提升自身服务质量与效率的关键。对此,银行家们应思考如何在日常运营中加大对科技的投入,推动数字化转型,以适应未来的市场需求。

摩根士丹利投资管理亚洲区负责人Mike Levin提到,资产管理行业的规模在过去十年中翻倍,达到约1280亿美元,显示出其在全球经济中的重要性。他强调,资产管理与财富管理之间的协同作用愈发明显,尤其是在客户信任与责任感方面。这一信息促使银行家们重新审视自身的财富管理服务,探索如何在资产配置与客户关系管理中实现更大的价值。

在当前不确定性加剧的环境中,金融安全显得尤为重要。李建江提到大型金融机构不仅是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更是维护金融稳定的重要力量。银行家们需要认识到,在追求业务发展的同时,必须确保金融系统的整体安全。这意味着在风险管理上需要更加严谨,建立健全的风险识别与防范机制,以应对潜在的市场风险。

国泰君安董事长朱健和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Raphael Bick的分享进一步强调了科技在金融行业中的驱动作用。朱健提到,证券行业在推动科技与金融的结合上具有独特优势,而Bick则指出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客户服务和资产管理中的潜力。这些观点启示银行家们,在技术不断进步的背景下,应积极探索新技术的应用场景,以提升服务能力和运营效率。

淡马锡中国区副总裁沈晔强调了可持续经济转型带来的新投资机会,指出随着中国经济日益聚焦于可持续性和高质量发展,金融机构应积极响应这一趋势。这一观点促使银行家们重新审视自身的投资策略,结合ESG(环境、社会及治理)框架,积极布局符合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项目,以获取长期回报。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主任金鹏辉强调了资管行业与国际金融中心之间的密切关系。他指出,金融中心的多元化金融机构和丰富的金融产品为全球投资者提供了便利,而资管行业的发展则进一步吸引了资金和人才的聚集。这一互动关系的形成,为金融中心的地位提升奠定了基础。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上海正努力建设全球资管中心,以增强其资源配置能力,同时服务实体经济的需求。

交通银行行长张宝江提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金融高水平开放的部署,正是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动力。作为一家扎根上海的国有大行,交行在跨境人民币结算和金融市场互联互通等方面的先行试点,展示了其在推动金融开放中的积极作用。这种开放不仅是对外交流的体现,也是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中投公司副总经理郭向军则聚焦于数字化和绿色转型的重要性。他认为,随着科技革命的深入,特别是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全球经济将面临新的机遇。预计到2032年,全球AI市场规模将超过3万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超过20%。这意味着,银行家们在投资决策中,应更加关注与新技术相关的基础设施和平台建设,以顺应市场变化,积极布局未来。

在全球经济面临挑战的背景下,全球财富管理论坛总干事李剑阁强调了国际合作的重要性。他指出,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应在推动全球和平与发展的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在当今逆全球化趋势日益显著的情况下,深化金融合作将为加快全球经济复苏提供助力。

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王红提到,全球ETF市场的迅猛发展,已成为资产管理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到今年8月,全球ETF总规模已超过13万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20%。王红表示,上海证券交易所将加大对ETF市场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完善相关机制,推动指数化投资的蓬勃发展。这一趋势为银行家们提供了新的投资工具和策略,尤其是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指数化投资的稳定性和透明性将吸引更多的投资者。

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副理事长陈文辉指出,股权投资基金不仅是对外开放的成果,也是推动开放的重要力量。通过引进外部资金和经验,中国的新兴产业得以快速成长。银行家们应关注股权投资的潜力,利用这一工具促进国内企业的发展和国际化进程。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提到,香港在全球金融中心中的地位进一步巩固,尤其在投资管理领域,已跃升为全球第一。为了保持这一优势,香港必须不断优化上市制度,为新兴企业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这一策略为银行家们提供了借鉴,尤其是在如何利用市场机制促进本地企业发展的方面。

金融大佬们的思想碰撞为银行家们提供了丰富的启示。从全球发展融资的新思路到金融开放的战略布局,从基础设施投资的可持续性到经济转型的挑战与机遇,所有这些议题不仅反映了当前全球经济的复杂性,也为未来金融合作的方向提供了重要参考。银行家们将在这一思想的基础上,继续探索更加创新和可持续的金融解决方案,助力全球经济的复苏与发展。


金融号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金融号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用户违规操作举报电话:86-10-68060420,举报邮箱:zgjrw2010@126.com。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友情链接
72小时点击排行
一周点击排行
备案 京ICP备07028173号-1
Copyright 2002-2020 financeu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金网投(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资产控股:亚洲金控投资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