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金融永不分割
——访“笔中情”中国当代金融美术家邀请展策展人陈军琪
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石磊
艺术与金融永不分割
——访“笔中情”中国当代金融美术家邀请展策展人陈军琪
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石磊
记者:此次“笔中情”金融美术家邀请展是在什么背景下开幕的?
陈军琪:2020年注定是个不平凡的一年,从2020大年三十至今,新冠肺炎的阴霾还未完全散去,久违的人们渴望着恢复常态的生活和工作。近日,疫情渐渐好转,线下的各种活动也相继展开。在这种状态下,“笔中情——2020中国当代金融美术家邀请展”于7月26日在北京的“中信国安艺术馆”悄然开幕。由于这个展览给社会带来的价值,迅速引起了国内100多家媒体的报道和热心观众的莅临。
这个展览虽然不是一个大展,但是在疫情下筹备这个展览一路艰辛。无论是策划展览主题,还是邀请参展人员和展期及经费等等一系列问题,都是经过多次调整,多次几乎要放弃的情况下,经过相关领导和同仁的鼓励和支持,最终策划了现在的“笔中情——2020年中国当代金融美术家邀请展”。由于展地和展前展后以及经费等等的诸多因素,这次展览只邀请了在京的13位大家公认的具有一定影响力和学术价值金融美术家参展,按年龄排序他们分别唐双宁、潘肖彦、王铁成、杨雍、陈齐堃、陈会中、郭永琰、王安、范一冰、陈军琪、赵学锋、李桂林、徐杨。展览原打算是5月1日开展,疫情关系后延至6月15日开展,又由于疫情关系后延至7月26日才开展,实属不易啊!
记者:这次邀请展举办的初衷是什么?
陈军琪:主要是通过展览对外进行金融美术的交流和学术研讨,宣传和提高金融美术在社会的知名度,逐步完善中国当代金融美术从实践到理论的体系。学术,历来是专业机构和有影响力的专家提及的话题。当代美术业态也是如此,长期以来行业美术被边缘化,没有学术话语权。作为金融行业的美术研究,有与专业美术机构和其它行业美术的共同性以及独特性,值得人们深入研究。通过这次的展览再次将志同道合的朋友聚集起来,进行交流,加深感情,互相促进,共谋金融美术发展。
记者:这次邀请展在艺术上有哪些特色?
陈军琪:特色主要有四大特点。第一,参展人员的独特性;邀请的13位美术家都是在京的来自金融系统各单位的员工。他们中有在职的,有退休的,都是爱好美术30多年以上的经历,在美术领域有一定建树和学术价值,是中国当代金融美术的领跑者。第二,形式的多样性;这次展览60多幅作品以中国画为主,还有油画和版画。覆盖了山水、花鸟、人物,具象与抽象,工笔与写意。第三,绘画题材健康性;13位作者的作品都已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精神为主旋律,表达了他们对社会对人生以及对新时代的感想。第四,强调金融美术的学术性;从作品的表现形式的探索到题材内容所表达的思想,是中国金融美术家对中国当代美术状态的思索和考量。
记者:此次展览对于金融界的意义有哪些?
陈军琪:首先,有助于在金融界开展美育普及作用。 1917年蔡元培先生提出“以美育代宗教”说,是蔡元培美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认为“纯粹之美育, 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我之见、利己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 节选《蔡元培教育文选》)。启迪我们美育是社会的进步产物,它能陶冶情操,使人高尚,改掉见利忘义,损人利己的行为。美术崇尚真、善、美,具有美育的功能。在当下人们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更需要精神生活的滋养,这才是人类品质最重要的需求。特别是我们金融界整天与金钱打交道,更需要保持人性之美德,用美育抵御物欲横流,私欲膨胀的侵扰,只有这样才能做好本职工作,保持金融工作的高尚纯洁性。不忘初衷,牢记使命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其次,通过这次展览让金融界的员工对艺术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了解美术的形式是由点线面,黑白灰,冷暖色彩变化等等诸多因素构成的节奏美。了解作者内在心灵通过手中的画笔传达给观者的思想感情,这种感情是画家多年的修为所凝练。最后,通过这次观展思索并研究一下艺术与金融的关系。艺术与金融是永远不可分割的话题,也是互为生存的核心。无论古今中外艺术品交易离不开金融,思索一下当下如何开展美术作品如何转变为金融交易产品,繁荣金融市场,推动绘画艺术的发展。
记者:金融界美术艺术水准是怎样的?
陈军琪:中国金融界历来都是人才辈出,群星闪耀的地方,金融界美术在中国画坛的地位和学术水准也不可小视。金融界美术较高水准人物除了本次参展作者外,自1949年以来在中国金融系统出现了中国美术大师级人物黄秋园,生前服务于中国人民银行江西分行。一代宗师李可染先生叹出:“国有颜回而不知,深以为耻”;1987年中央美术学院追聘秋园先生为名誉教授;中国画研究院追聘秋园先生为荣誉院委委员;1987年在南昌建立“黄秋园纪念馆”;“黄秋园故居”列为省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启功亦题:“秋园健笔是人豪,近比张爰远石涛;首夏晴窗开卷处,海天如镜映霜毫。”台北出版的《近代十大名家书画选》,将黄秋园与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徐悲鸿、溥心畲、潘天寿、张大千、傅抱石、石鲁诸家并列。黄秋园的画,成为中国美术馆、中国画研究院等地方的珍贵藏品;他教学生的画稿,也成了中央美术学院的长期示范教材。还有在中国当代美术圈里卓有成就的现供职于中国建设银行总行,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金融美协现任主席卢冰先生以及孙成钢先生、梁振华先生、童柯敏先生、张谓人先生、黄东明先生、徐新平先生、王正平先生、谈中兴先生、任庆平女士、林霖女士、刘恩军先生等等金融美术杰出人才不胜枚举。他们在艺术道路上不畏艰辛,勇于探索,作品都有不同面貌,在当下业界享誉盛名。
记者:您认为艺术对传递金融文化,展现金融人风貌的作用和价值有哪些?
陈军琪:目前,中国金融系统在职的工作人员800多万人,由于行业的需要,这些从业者文化程度和素质较高,某种程度代表了中国的精英阶层。他们是中国经济操盘者,是中国在世界强大的基础。他们是金融美术家创作的源泉,金融美术家用画笔展现他们在岗位的风采,用画笔表现他们生活的酸甜苦辣,用画笔再现他们美丽的心灵。中国的当代金融职工也通过金融美术滋养,在精神上受到鼓舞,激励他们在工作上创造出更好的业绩,在生活品质上有更高的品味,通过绘画艺术净化员工的心灵。中国当代金融人不仅仅是方孔先生,更重要的是有诗和远方,由此构成金融文化的一道道美丽风景线。
记者:近年来,中国金融美术有哪些发展?还需要哪些突破?
陈军琪:中国金融美协隶属中国金融文联的分支机构,中国金融文联是在中国文联和中国金融全国工作委员会主管的中国群众文化社团。中国金融美协自2004年11月21日成立以来,在上级部门的领导支持和关怀下,由最初的20多人发展成为现在的300多人,由原来的一家总机构发展成为全国各地的多家分支机构。中国金融美协实行主席团制,成立了各个专业委员会。每年年底召开一次理事会,汇报一年协会的工作状态和明年的工作目标,总结和表彰优秀会员,增选新会员和理事。每五年换届一次,每两年举办一次全国金融系统美术展览,从2004年至2019年连续举办5次全国大展。美协对内外美术交流,实行走出去,请进来。与各个专业美术机构建立关系,各种小型的交流展每年都有无数。在美术专业素质的提高方面,协会举办过多次美术骨干培训,请金融美协内外专家作讲座,大大提高了金融美术家们的创作水平。中国金融美协时刻不忘社会责任感,多次组织协会会员到基层,为基层员工送温暖,献字画,传播金融文化。协会多次组织会员进行书画义卖,为贫困地区捐款等等。
今天中国金融美协所取得成就离不开中国金融工会领导的支持和关怀,离不开全体会员的努力和奉献,是有他们才使得中国金融群众文化工作开展得生机勃勃,使得中国金融人得到了幸福感。
需要两方面的突破,第一是人才突破,第二是创作主题突破。
目前,中国金融美协会员的50后60后占总人数的80%,这批会员是中国金融美术的中坚力量。这批人才来源于时代背景,在70年代左右由于中国那个时代的特殊原因,中国各金融系统从社会和专业院校招收了一大批美术工作者并设立岗位。这些人他们自幼热爱艺术,有文化艺术的自觉,愿为文化艺术奉献,积极投身于美术创作,才使得现在的中国金融美术的繁荣。现在这批人50后都退休,60后已逐步到了退休年龄,有的离开了原来的金融系统,有的即将离开金融岗位。为了延续和发展金融美术事业,需要大力挖掘发现和培养在金融系统年轻的美术骨干。由老同志传、帮、带,使年轻的同志逐步走上协会的领导岗位,担起协会的组织的义务工作。这个工作需要全国金融系统各级工会组织共同完成,才能使中国金融美术不断进步。
深层次挖掘金融美术素材,突破金融美术题材的表面化,大力发展和鼓励金融美术主题创作。中国金融美术要在当代中国美术史上有浓墨重彩流下一笔,就有待于我们用心灵,对本系统的生活有血有肉的表现,只有这样才能以独特的方式感动别人。在前5届全国金融系统美展中也有许多金融题材的优秀作品,在此基础上更上一层楼,金融人画金融人,表现身边的人和事,用彩笔绘出新时代的风采,这才是我们金融美协美术创作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