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祖宏 中国大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马鞍山中心支公司党支部书记
大地保险推动社会各界在ESG领域开展广泛行动,积极支持转型金融相关政策、条例和框架研究,担当好先行者角色,以降低风险、创新和更好践行“双碳”目标。
碳减排是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键行动,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讲话中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0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作为未来的八大重点任务之一。中国大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马鞍山中心支公司(以下简称“大地保险马鞍山中支”)聚焦“双碳”目标,把握能源变革机会,走绿色发展之路,开拓绿色保险业务,以绿色投资服务实体经济,做好风险管理者和资产管理者,发展绿色保险主要向清洁能源及节能环保的电力基础设施、新能源汽车、绿色建筑、绿色基建等领域的公司和项目提供责任保险、保证保险等细分财产保险产品及相关服务。
1、推动保险行业低碳转型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展望2035年,要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确立这一自主贡献目标,彰显出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大国担当,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举措。将碳达峰目标融入我国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同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对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具有深远意义。中国的承诺,或将使全球实现碳中和的时间提前5〜10年,对全球气候治理起到关键性推动作用,因此保险机制在分摊灾害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传统的保险行业里,自然灾害风险被认为不是理想的可保风险,但是面对越来越频发的气候极端事件及其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风险,保险市场必然需要扩展行业边界,在原保险、再保险到保险类投资的全流程中,考虑应对气候风险造成的影响。近年来,相关部门积极构建绿色保险政策体系,环境污染保险自2007年起步,现已实现初步发展,除环责险外,巨灾保险、混动车保险、绿色建筑保险和碳排放信用保险等绿色创新型保险产品也已在21世纪初纷纷落地。银保监会和交通运输部两部门鼓励银行保险机构为符合条件的绿色低碳公路项目提供金融支持。
保险作为管理生活中各式各样风险的保障手段,在应对日益严峻的气候变化风险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保险资金长期性、避险性以及社会价值属性等特性与“双碳”理念天然适配,保险公司的经营与投资决策上也受到了低碳转型理念影响,保险行业迎来转型机遇的同时,也面对诸多挑战。
2、大地保险马鞍山中支低碳转型现状
积极布局新能源车险全链条业务模式
作为财险市场的“半壁江山”,车险的绿色转型备受市场关注。全球交通部门超70%的碳排放量来自道路车辆,新能源汽车则是交通减碳重要抓手,而新能源车险发展完善是新能源车行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从市场角度来看,新能源车从2021年起已由政策驱动转为市场驱动,新能源车险业务在未来或将成为最重要的车险业务增量来源。大地保险马鞍山中支2021年新能源车险保费同比增速104.7%,2022年同比增速74.24%。发展新能源车险是大地保险马鞍山中支战略发展的必经之路,保险业绿色转型是大势所趋。
总体来看,新能源车险在当前财险市场面临着产品定价与研发方面的难题。一是新能源车险经营难度更大,新能源车的风险特性与传统燃油车有巨大差异,目前新能源车险业务赔付远高于传统燃油车业务,且新能源车险业务数据积累量小,风险识别和定价准确性均较传统燃油车有较大差距,经营新能源车险盈利难度更大,对风控水平要求更高。二是新能源车险尚未破除传统车险竞争模式,产品同质化和价格竞争仍将持续影响新能源车险业务。三是创新模式与产品研发不足,新能源车的数字化与智能化程度远高于传统燃油车,而目前的保险产品并未对新能源车的智能化系统及自动驾驶相关风险有任何保障,相关方面的投入研究也偏少。
创新优化内部产品结构
大地保险推动社会各界在ESG领域开展广泛行动,积极支持转型金融相关政策、条例和框架研究,担当好先行者角色,以降低风险、创新和更好践行“双碳”目标。积极探索体制创新,优化内部治理结构,借鉴业内机构经验,结合保险行业特点,探索研究由基础层、工具层和应用层构成的“三位一体”投资管理模式。为更好地统筹公司绿色保险工作,大地保险马鞍山中支成立了转型金融领导小组,确保绿色转型理念融入各经营环节,下设绿色企业工作组、绿色生活保险工作组等,开展转型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促进大地保险马鞍山中支实现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和转型。
开拓保险创新,推行工程质量保险助力建筑业健康发展
2016年5月,在省住建厅及市住建委、建管处的大力支持下,大地保险马鞍山中支独家在竣工工程中试点用工程质量保险替代质保金。截止到目前,已试点179个项目,总建筑面积737.93万平方米,缴纳保险费4954.53万元,置换保证金2.982亿元,工程造价86.64亿。截止到目前,共接受报险1928笔,支付赔款2416.36万元,其中外墙保温层脱落23%;地面及墙面开裂10%;地面及墙面空鼓35%;阳台、窗台渗水20%;外墙渗水12%;已全部结案。由于建筑项目工地具有人员密集、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交叉作业频繁、建筑单位人员数量和组成复杂等特点,容易发生安全意外事故。一方面,工程质量保险可以通过事前预防进行安全管控,切实减少事故的发生概率。另一方面,在建筑单位施工中,一旦发生因安全生产事故造成从业人员人身伤亡、第三者人身伤亡、人身救援费用时,保险公司可以根据索赔申请最快时间做出理赔,减少建筑单位的损失,保障建筑方合法权益。帮助开发建设单位有效控制降低风险发生概率和风险损失,有利于打造房屋全生命周期的品牌价值。保障建筑方合法权益。
推动三农,赋能农民增收
根据《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关于泗县等2023年省级金融支农创新试点项目的批复》(皖农计财函〔2023〕176号)文件要求,为进一步提升农业保险保障水平,推动农业保险转型升级,现开展含山县品牌粮食水稻种植收益(收入)保险试点工作,含山县大米生产基地预计承保规模5万亩,试点时间2023年开始,预计2023〜2026年。在保险期间内,因遭受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病虫草鼠害等原因导致的产量下降、价格波动等,造成被保险人实际收益低于约定目标收益,保险人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负责赔偿。
2023年6月19日,由大地保险马鞍山中支承保的品牌粮食种植收益保险试点工作启动暨首单签约仪式正式举行。大地保险马鞍山中支联合有关部门在乡镇、村召开承保启动会,由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或村民委员会等单位组织农户投保,保险公司承保前协同协办人员入村入户,及时、完整采集投保人/被保险人、标的相关要素信息,开展验标、公示、收取保险费、出单、保险凭证发放等工作。围绕含山大米品牌农业,聚焦农业产业客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重点客群,向春耕备耕、现代农业等领域倾斜保险金融资源,涉农保险实现高速增长,在农业保险新时代、强农惠农新常态背景下,充分发挥保险金融对乡村振兴的赋能效应,为农民增加收入提供有效保障。
持续培养转型金融人才
在转型金融发展走上快车道的同时,保险市场的蓬勃发展激发出对转型金融人才的大量需求,这不仅是保险行业自身发展的需求,更可为国家碳中和、可持续发展等目标储备战略人才,在此背景下,相关岗位人才缺口开始出现。大地保险马鞍山中支对此作出应对,聚焦绿色保险人才,持续加强相关综合人才培养、引进工作,致力于建立一支专业化绿色保险队伍,为助推转型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此外,保险业走好绿色转型之路,还需要监管政策层面的支持。目前,《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Ⅱ)》对绿色债券、科技创新、出口信用保险、农业保险和养老保险的最低资本按90%的比例计量,对相关领域支持力度较大。建议监管层面对全口径绿色保险的风险最低资本也享受打折计量的待遇,为保险行业绿色发展营造更良好的政策环境。
3、下一步举措
探索构建“保险+金融”服务碳信息披露子系统和碳账户
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的识别风险,首当其冲的是从顶层设计着手,建立统一的、高度标准化的各类绿色低碳发展“保险+金融”服务的官方政策指引,将现有已经发布的《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绿色信贷指引》《绿色产业指导目录》等纳入一个统一的制度框架之内,探索构建与“保险+金融”服务体系相互配套的碳信息披露子系统。面向工业制造业企业,开发针对碳排放行为的风险精算模型、数字化核算模型,实时追踪用户碳足迹,量化形成碳账户余额,将碳账户额度与金融保险产品相挂钩,推出碳账户挂钩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碳账户挂钩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等。
借助一揽子政策工具打造全流程碳信用服务体系
对于“双碳”项目,长达10年以上的投资回收周期在理论上也是稀松平常的。我国的融资资金供给方一直是以商业银行为主题,其负债端的存款业务周期一般都不会超过10年,承接“双碳”项目使之短存长贷、短债长投加剧。因此,借助“碳保险+碳金融”的一揽子政策工具打造全流程的碳信用服务体系,其重要性变得尤为凸显。例如,采取“碳配额+碳信用质押贷款+碳信用保险”的模式,利用区块链、人工智能等科技化手段,设置专属的、带有客户身份标识的、动态化管理的数字化虚拟碳信用账户,纾解“双碳”项目急切的融资需求。
以多元化服务构建低碳发展闭环
为助力“双碳”目标实现,要提供多元化的“保险+金融”服务类型,进行业务和产品创新,构建完整的经济低碳、循环发展闭环。一是大地保险马鞍山中支自身的低碳运营。通过持续推进无纸化办公、增加在线会议比例、减少一次性物品使用、加强废弃物回收管理、加强节水节电流程管理、鼓励绿色出行等措施,切实提高节能环保意识,规范日常节能低碳行为,将节能低碳内化为日常行为习惯,高效推动节能减排。二是保险资金运用、金融中介融资政策、政策性保险向低碳发展所必需的新能源领域倾斜,为新能源、光伏发电、水利环保等行业提供直接资金支持和经营风险保障。三是进行支持“双碳”目标的金融保险产品创新,拓宽业务边界。例如,针对海洋类灾害所引发的碳污染,开发蓝色保险。针对农林的高质量发展本就有着保护生态系统的排碳、固碳、减碳效果。通过“农业碳汇指数保险+农业收入保险”、林业碳汇保险、森林碳汇保险等模式创新,引导农业林向固碳、减排的高质量发展方向转型,实现乡村振兴与“双碳”目标相协调,从根源上保证碳中和的资源循环和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
(作者为中国大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马鞍山中心支公司党支部书记)
转自微信公众号 “当代金融家(bankers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