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伟大企业而言,上市既是耀眼的荣耀,也是跗骨的诅咒;对于那些致力于改变世界的企业而言,尤为如此”
(图源自网络)
素有硅谷钢铁侠之称的马斯克,近来的日子可能过的并不畅快。当地时间7月24日,特斯拉发布2019年第二季度财报,当季营收63.50亿美元,同比增长58.67%;净亏损4.08亿美元,同比和环比均有所收窄。尽管财报数据在公司高层眼里看来,算是一个代表着一切稳中向好,不日将走上正轨的好消息,但在市场和华尔街看来却不亚于晴天霹雳。
营收增长但低于预期,Q2营收63.50亿美元,低于市场64.11亿美元的一致预期;归母净亏损4.08亿美元,调整后每股净亏损1.12美元,远超此前市场预期的31美分,实现盈利道艰且长;汽车业务毛利率从Q1的20.2%下滑至18.9%,低于去年同期,毛利率短期仍将承压;备受关注的上海超级工厂获得贷款并可能将于年底开始投产,即短期仍然不能为公司的产能提升做出贡献。公司股价连续几日跳水,短短几个交易日便跌去了近百亿美元。诚如CNBC所言,“特斯拉遭遇了今年最糟糕的一天”。
(资料来源:国金证券)
(资料来源:国金证券)
一、“电动爹”的故事总有尽头
尽管产能有所增长,但特斯拉仍未表现出不可阻挡的盈利能力。毛利下降,售卖前景不明,成本下降但也无力对冲降价幅度带来的利润空间,更重磅的消息是,公司联合创始人兼CTO JB Straubel即日起离职。对特斯拉这种科技创新驱动的企业而言,CTO的存在更像是是灵魂而非血肉。走贸工技路线联想没有了杨元庆还是联想,但没有了乔布斯的苹果肯定不是那个灵性、超脱的苹果。前CTO此前一直负责监管车辆的技术和工程设计,专注于电池、电机、动力电子设备以及高层次软件子系统,他还负责评估新技术、管理车辆系统测试并负责与关键供应商之间的技术对接,更给特斯拉的未来蒙上了一层“人才流失”的阴影。
更别提电动车头上的炒作皇冠早在六月初就被听起来更有前景,更能代表人类“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的人造肉夺走。如果是三年前,特斯拉作为曾经火热的电动车概念中毋庸置疑的标杆企业,投资者并不介意用真金白银为其高耸的股价抬轿。彼时,有关清洁能源广阔前景的讨论方兴未艾,人们狂热的寻求一种摆脱对石油依赖的清洁能源,特斯拉裹挟着新能源汽车的大潮俨然以时代颠覆者自居。证监会、董事会、股东和投资者,每个人都对特斯拉的未来充满信心,那个时候的马斯克是硅谷里的钢铁侠,自大、任性但不可战胜。
而当备受追捧的新概念的热度冷却,高高抛起的股价则开始缓缓落地,曾经人们追逐吹捧的故事也开始走到了尽头。冷血的分析师们需要的是一台不断增长的盈利机器,华尔街听够了马斯克的宏伟愿景,他们想看到的是陡峭的增长曲线和漂亮的财报数据,未来太远而三季度太近,动辄一年起的许愿已经喂不饱他们了。在Q2财报公布后的电话会议中,分析师们抛出了投资者关心的当下亟待解决的紧迫性问题,而特斯拉的回答仍是一切稳中向好、要有耐心和信心的调调;华尔街想知道特斯拉下个季度会怎样,特斯拉的回答经常是一年起,动辄十年后。如此,自然会被奉行实用主义、喜欢用脚投票的投资者教育。
二、特斯拉的生死时速
如果说在过去的一年里世界没有经历一轮惨烈的下跌周期,我相信特斯拉的表现绝不会沦落至此。进入2019年以来,IMF多次降低全球经济增速前景,并呼吁政策制定者为全球经济进一步放缓做好准备。紧随南非、印尼,韩国宣布将关键利率降低25个基点,8月份应该还会降息。如果不是因为到了紧急关头,韩国也不会打破常规,提前进入降息周期。美国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保护主义和孤立主义,这让开放、自由的全球经济体受到了冲击,各个国家必然会采取各种方式刺激经济增长,包括降息。是药三分毒,作为一剂刺激经济的猛药,在全球范围内掀起的降息潮并未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增长所遇到的问题,反而引发了更多的恐慌性反应。
全球性的增速危机和消费下滑给了羽翼未丰的电动车事业以致命一击,上升周期中的资本是乐观热情的救世主,充沛的资金活跃在市场上引领潮流、开启未来的项目里给开拓者们以真金白银的支持;下行周期里的资本则是无情短视的掘墓人,任何一点轻微的风吹草动都会让他们谨慎的选择抽身而出、甚至落井下石。与底蕴丰厚的old money相比,羽翼未丰暂时不具备不俗盈利能力的新贵特斯拉是脆弱的,如若被资本抛弃,很可能会像失去支撑的空中楼阁般崩塌。
电动车的需求本已透支,其备受期待的广阔应用场景在缺少资金和增长动力的前提下很难站住脚。而作为特斯拉营收重要来源的中国市场又受限于消费下滑、补贴退坡和需求透支,即使在产能提升的同时降低售价,在有限的时间内也很难看到营收的有效增长。产能和规模的扩大会带来更多的管理难度和支出,新的国际运营模式和挑战也是未来不可忽略的不稳定因素。摆在马斯克面前的是一场不但时间有限且答题环境恶劣的生死大考,既要挺过世界性寒冬的凛冽冷风,又要解决新形势下盈利增长过慢的窘境,未来如何,我们只能安静等待。
三、特斯拉和华为,科技巨头的不同宿命
作为一家罕见的并未上市的科技巨头,曾经的华为在刚涉足手机业务段初期也有过因散热乏力、性能孱弱而被人诟病的黑暗时代,任正非为此也多次发彪。但华为一直保持着在研发领域持续高投入的战略定力。从92年开始,华为就以各种形式设立奖学金招揽理工人才,高薪、分红,甚至不惜借高利贷给员工发工资。如果彼时的华为是一家上市公司的话,诚然会有融到的资金去解燃眉之急,但也许会在终端战略触礁的初始就向股价低头,调整战略转向更容易赚钱的领域、削减研究资金,那么也就没有了今日傲立于5G之巅的华为。
与华为在自主话语权方面的超然地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特斯拉和他的投资者之间正在变得越来越割裂,关注季度财务报表的价值取向和推崇长期思维、关注规模效应带来的成本效益思维的冲突已经变得不可调和。作为上市公司的特斯拉,每季度都需要披露债务水平、人事变动、高管薪酬、生产和交付的汽车数量、公司面临的各种诉讼,以及对经营风险和竞争对手的看法。就拿人事变动为例,作为尚处于亏损和“烧钱”阶段的特斯拉,经常出现“高管离职”的现象。以季度为披露周期的话,就像这一次引发轰动和怀疑CTO变动事件一样,市场会频繁地对公司经营的稳定性提出质疑,甚至引发恐慌。
也许现在的马斯克一定想回到去年谋求私有化的时间节点,顶住压力、哪怕花费天量资金也要作出更加“正确的选择”。毕竟,同样是老马手里的产业,SPACE X就活的十分滋润,美金烧着,火箭发着,哪怕一次两次失误也没有股东和分析师指手画脚,在理想的大道上任性得策马飞扬。
于伟大企业而言,上市既是耀眼的荣耀,也是跗骨的诅咒;对于那些致力于改变世界的企业而言,尤为如此。未上市之时,如华为、如央企,可不因一时之困顿而踌躇,自上而下勠力同心、共克时艰,终能化险为夷、化危为机,且能在艰难时刻厚积薄发涅槃重生;而上市之后,要对股价、股东和投资者负责,每个季度的财报都是一场大考,如若再添上一位短视的只对股价和个人声誉负责的掌舵人,甚至可能会为股价一时之得失而舍弃未来正确的发展方向,在获取眼前利益的同时与未来的成功失之交臂。
摆在特斯拉和马斯克面前的是一张空白的试卷,是忍受长痛的折磨继续坚持走创新、颠覆未来的崎岖但前途无限的小路;还是痛下决心斩断烦恼、轻装上阵,走上平坦、舒适但不免未来泯然众人的“坦途”?
本文作者 有笔如刀
以上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